中国北部还没有从“火热”中解救出来,南方很多地区就已经陷入了“水深”之中。 6月28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出现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连日来的暴雨像失控的闸口,肆无忌惮地倾盆而泻。据统计,强降雨造成安徽、湖北共10个市州34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人。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6月28日,天气出离了几天前的阴霾。从北京市内出发,乘坐两个小时的大巴,120位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和开放参观活动的各个行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来到官厅风电场,来感受清洁能源给中国环境带来的崭新面貌,展望我们日益发展的经济和生活中风能带来的美好前景。
7月未至,伏天未到,一轮热浪却汹涌而来,袭击了华夏大地。 本次高温“冲击波”是从6月20日开始的,河北各地气温普遍升高,中南部地区一度出现高温炎热天气,邢台内邱的气温甚至飚升至40.8摄氏度。从21日开始,气象部门已连续发布三次高温橙色预警信号,23日17时,全球变暖红色预警终于“拉响”。
本月的气候中国行探讨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全球变暖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很容易有一个误解,以为全球变暖对他们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正是因为人口稠密,经济活跃,一旦天灾发生,城市受到的经济损失,以及受灾群众人数,都会非常庞大。
绿色和平与乐施会共同发布的《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如果不马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动,气候变化将削弱中国的扶贫努力,并可能对中国实现长期减贫发展目标造成严重阻碍。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今天共同发布《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 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绿色和平与乐施会表示,如果不马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动,气候变化将削弱中国的扶贫努力,并可能对中国实现长期减贫发展目标造成严重阻碍。
绿色和平与乐施会共同发布的《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如果不马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动,气候变化将削弱中国的扶贫努力,并可能对中国实现长期减贫发展目标造成严重阻碍。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而我国的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预测显示,今后20-50年间,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14%-23% 。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产区和粮食调出省,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的1/6以上,其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应对全球变暖。但是,现有的转基因作物并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在全球变暖等外界环境胁迫的情况下,转基因作物的表现并不稳定;而正在研发的新一代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应对全球变暖,也值得怀疑。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国,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研究人员一直以来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是,现有的转基因作物并不能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尤其在气候变化等外界环境胁迫的情况下,转基因作物的表现并不稳定;而正在研发的新一代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应对气候变化也值得怀疑。况且目前气候变化相关的基因都已经被国外商业巨头公司(如巴斯夫,孟山都等)通过专利申请实现垄断控制,发展国外专利控制的转基因作物有可能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