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实际行动推进积极改变,保护地球环境与自然生态
万人护鲸挑战来袭,侯雯元喊你加入,共护《鲸徙之路》!
和李雪琴一起,用创意与热爱为环境发声
和侯雯元一起,用创意与热爱为环境发声
面对气候危机,我可以做什么?
以不同项目推动实际改变
气候变化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威胁和挑战。中国承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同时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每年消费全球一半的煤炭。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在中国的工作主要是推动中国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倡导可再生能源革命,以助力中国在全球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绿色和平致力于保存、守护与修复地球上最宝贵的生态系统。万物繁茂的森林,生机勃勃的海洋,是生物多样性的依存所在、更能帮助人类对抗气候危机,对世界的福祉至关重要。绿色和平的森林与海洋保护项目在中国的工作主要是帮助推进关键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助力中国陆地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并逐渐恢复,并助力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切实贡献。我们尝试讲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珍视地球的蓬勃生命力,并能从中受益。
人类的福祉与环境和自然的健康密不可分。绿色和平想要探寻,如何在尊重自然资源与生态阈值的限度之内,实现可持续生产、有度消费、重新定义美好生活。我们通过原创的影像记录、科学的调研报告、面对面的公众倡导,与大家共同构建一个更绿色、更公平、更和平的未来。在中国,绿色和平开展一系列项目,一方面抗击污染行为、推动环境治理、保护公众的健康;一方面倡导可持续消费、减少浪费、提升城市废弃物管理。探索公众发挥点滴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了解绿色和平最新项目成果及故事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出席并发言。 袁瑛表示,中国人均碳排放比较低,但总的碳排量比较高。中……
10月25日晚,我们带着桌游《地球号!宇宙飞船》来到了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为“北大-巴政气候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海洋保护“公开课”开讲啦!让我们一起跟随专家们的不同视角,换个角度了解海洋。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行业征求关于分布式光伏的定义、分类以及上网模式等问题的意见。从征求意见稿的规划……
绿色和平的环境保护之旅自1971年正式启航,每一个为环境带来积极改变的成就的发生都源于你的关注与支持。
绿色和平伴随着国际反核运动而诞生、发展。1970年代,我们通过非暴力直接行动,迫使美国放弃了阿拉斯加安其卡岛的核试验基地,迫使法国结束了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大气核试验,并最终在1996年成功推动联合国采纳了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公约。
面对人类对海洋生物无休止的屠杀,绿色和平通过十多年的行动引发了国际反捕鲸浪潮,并在1982年推动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了禁止商业捕鲸的决议。同期绿色和平成功推动联合国同意暂停在公海使用大型流网,随后于1992年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禁令。
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冰箱中含氟气体的伤害,绿色和平德国办公室召集工程师团队开发出Greenfreeze技术,并免费开源给全世界冰箱制造企业,因此获得联合国“保护臭氧层大奖”。目前全球有超过一亿人在使用Greenfreeze技术的冰箱。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开始生效,绿色和平是《京都议定书》主要的推动者之一。 同年,绿色和平被《南方周末》和《南风窗》杂志分别评选为“年度非政府组织”与“年度组织奖”。
通过多年在中国的实地调研,我们揭露了发达国家向广东贵屿等地倾倒有毒的电子垃圾、对当地环境及居民健康构成威胁的问题,成功推动了“洋垃圾”问题获得媒体、公众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并推动了“洋垃圾禁令”的立法进程。
2008北京奥运会之际,绿色和平发布了《超越北京,超越2008:北京奥运环境评估报告》,全面细致地呈现了北京奥运会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付出的努力,获得了北京奥组委、工信部与环保部的联名赞扬与表彰证书,国际奥组委也表示将把绿色和平的建议纳入今后持续的环境评估体系中。
2010为中国江河去毒作为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中国的江河湖海曾遭受严重污染。作为首次由中国办公室主导的全球项目,我们通过全球供应链调研、实地采样、多媒体产品与传播工作、企业谈判等方式,最终成功推动全球近百个知名时装品牌、运动品牌、供货商与零售商承诺为生产链去毒,有效促进了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绿色升级,并提升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政策关注度。
在过去十年内,绿色和平将全球工作的重心放在推动能源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在中国,我们通过与国内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学者与智库的合作,配合绿色和平擅长的调研与公众宣传,推动了中国的能源转型进程,促进空气污染改善,赋能企业的低碳转型意识与行动,加速可再生能源创新步伐。
绿孔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灵性的生物。面对云南绿孔雀家园遭受非法破坏的情况,我们结合卫星影像和遥感技术,与专家学者进行现场调研,对云南绿孔雀分布区域做了模拟分析,并展示出这些区域近十年的植被变迁。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绿孔雀栖息地得以保留。
集结世界各地名人力量,号召全球200万公众支持建立南极海洋保护区。经过与专家和企业的积极沟通,2018年7月,包括中国最大的远洋渔业企业在内,全球五家规模最大的南极磷虾捕捞企业共同承诺,自愿停止在多个南极生态敏感区域的捕捞作业,并支持在南极设立海洋保护区网络。
气候变化已非遥不可及的隐患,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威胁。在过去三年内,我们在中国不断尝试提升全社会对于气候风险的意识,增强气候变化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与韧性。2021年我们发布《与“洪”共存》研究报告,与地方政府、各领域专家共同举办城市圆桌论坛,以呼吁中国社会各方面重视气候风险的威胁。
汇聚多元凝聚力,环境由你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