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2011年11月18日

全国通缉,灰霾元凶——PM2.5与燃煤污染

随着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节,煤炭消耗的增加会使污染排放增加,灰霾天气污染也将加重。绿色和平综合近期有关灰霾与大气污染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是灰霾天气的主要成因,而中国近年来的灰霾天数的增加、空气质量的下降与近年来煤炭消耗量激增有直接关系。

2011年11月9日

中国汞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放大 中国大气中汞的排放约有一半来自于煤电 本文已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全球汞问题政府间第三轮谈判(INC3)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各国代表将对一份全球性汞控制文书的草案进行讨论,致力于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汞控制公约。 中国的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济援助问题将考验德班大会成败

放大 绿色和平呼吁南非政府在继坎昆会议之后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中成为真正的气候领袖,正如行动者的横幅所写,“让我们在德班有所作为”!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能源网 为期一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本年度第三次会议于10月7日在中美洲国家巴拿马闭幕。此次巴拿马会议是年底德班COP之前的最后一次预备会议,也是与会各方 […]

2011年11月2日

德班气候变化谈判展望

放大 气候变化刻不容缓,温室气体排放急需得到控制。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能源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第17次全体缔约方大会(COP17)及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大会(CMP)将于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纵观已经结束的今年前三次气候变化会议,以及巴拿马会议以来谈判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表态,各方在一些重 […]

2011年10月14日

扬帆!绿色新勇士的诞生

今天,彩虹勇士3号启航了!绿色和平成立40周年,我们的旗舰进入第三代,并以全新面貌及更强大的能力在海洋乘风破浪,继续护航地球。我们的行动与调研组组长郎希宇用亲身经历带你见证新彩虹勇士的诞生,并与大家一同祝愿她继续航行在环保第一线,带来更多改变!

2011年9月26日

“全球行动日”——将未来交托可再生能源!

“全球行动日”是由全世界的一些环保参与者发起的一项针对全球变暖的直接行动,旨在通过直接行动来唤起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这一环境问题。

《中国光伏发展报告2011》

太阳能是地球上资源最丰富、分布最广的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发电已成为继风电之后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太阳能发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并已在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得到规模化发展。2010年,全球安装了约1 660万kW的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达4000万kW,已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

2011年9月21日

绿色和平针对环保部与质检总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回应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说:“绿色和平很高兴看到,我国政府加强控制火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力度和决心。根据今日出台的《新标准》,电力行业在2015年将有望减少相当于2009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0%,而这将大大超过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总量减排10%的目标。但是,鉴于2003年的《旧火电标准》从出台到真正有效控制二氧化硫一共用了五年多的时间,绿色和平认为,《新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制定并实施进一步的行动方案。

2011年9月18日

“发现北极”第7天:“极地曙光”号实践环保航海理念 北极科考不留污染

随着北极海冰消融,曾经冰封的北极西北、东北航道自去年开始打通,越来越多的货船和油轮从北极冰海上驶过。航行中产生的生活、燃料污染在所难免。国际海洋法规定,除了塑料,其他所有垃圾都可以直接倾倒进海水当中。然而,对于纯净的北极海洋,任何人为污染都是令人心痛的。

2011年9月17日

“发现北极”第6天:第三期科考进展顺利 已收集到近200个海冰厚度数据

海冰消融的一项重要判断依据是冰块的体积。借助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很容易知道海冰的面积,但是测量冰块厚度,则是卫星的软肋。卫星最多可以测量出冰块浮在水面以上的厚度,而对于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则毫无办法。以往都是用估算的方式得到海冰厚度值,并不精确。为了弥补这项缺陷,绿色和平科考团队采用实地钻孔测量的方法,可以得到最为准确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