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首次表态“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2020年9月进一步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其中,地方政府承担着加速低碳转型的重要任务,而沿海发达地区又扮演着表率带头的“领头羊”角色。国务院 […]
在“双碳目标”提出和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或将重启的刺激下,中国林业碳汇发展开启了“加速模式”。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最新梳理与分析了当前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林业碳汇风险与市场乱象。
企业需认识到林业碳汇对减排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应减少化石燃料排放,依靠能源转型、产业技术升级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当小镇做题家离开小镇,体制内毕业生走向体制外,所谓的随波逐流里都暗含主动选择。在进入NGO之前,姝璇的现实和想象跟很多人类似……
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王杨,曾数次登上环保科考调研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南冰洋上就海洋议题进行考察。远洋捕捞船队都来自于哪些国家和地区?IUU(违法违规捕捞)为何成为治理难题?过度捕捞为何让纽芬兰渔场衰落?阿根廷鱿鱼为何引起各国捕鱿船的竞争?在南极的捕鲸者湾看到了什么…
2007年夏天,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气候和能源项目组远赴位于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的绒布冰川。他们手持1968年的绒布冰川历史照片与当时的冰川现场进行了对比——在39年时间里,绒布冰川退缩了近300米。 后来,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绿色和平拍摄的这张对比照片(如上图)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内,这是来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