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2012年1月11日

气候与能源项目年度回顾:揭露来自遥远天边的污染

放大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孙庆伟今年参加了野外调查,亲历了最真实的污染,希望还人们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孙庆伟 今年,空气质量成了大江南北的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干燥的秋冬时节,北方许多城市的低能见度与雾霾的肆虐让PM2.5这个名词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些现象 […]

2012年1月10日

PM2.5——空气污染,煤有问题

什么?北京又出现了“去除污染基本靠吹”的情况?随着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节,煤炭消耗的增加会使污染排放增加,灰霾天气污染也将加重。绿色和平综合近期有关灰霾与大气污染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是灰霾天气的主要成因,而中国近年来的灰霾天数的增加、空气质量的下降与近年来煤炭消耗量激增有直接关系。面对这些能深入鼻纤毛、无孔不入的微粒们,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从容应对?

新年新果蔬——请超市为我们的餐桌去毒

新年新气象。你的餐桌是否需要排污去毒?2011年底,绿色和平在北京、成都和广州的多家超市随机选取了35份当季常见的蔬菜水果样品,送往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发现了国家禁用农药,剧毒高毒农药以及超标的农药残留。超市,请不要让普通家庭的餐桌被可怕的化学农药污染!

被禁十年农药再现超市蔬果 绿色和平提醒消费者慎选年货

北京,2012年1月1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最新调查发现:在随机购自北京、成都及广州的5家超市的35份蔬菜水果中,有30份含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其中购自北京京客隆和广州华润万家的部分蔬菜含有早在2002年就被国家明文禁用的剧毒高毒农药甲拌磷和克百威 。绿色和平要求这5家超市立即彻查、停售违法农产品,并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尽快从源头禁用危害较大的五类农药;同时,绿色和平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蔬果类年货时注意选择食品安全政策较完备的超市。

2011年末绿色和平超市蔬果农药残留检测报告

为了推动更多的超市尽快禁用危害较大的农药,让消费者食用到更加安全的蔬菜水果,绿色和平于2011年11月在北京京客隆、成都伊藤洋华堂及广州的吉之岛、百佳和华润万家5家超市随机选取了35份当季常见的蔬菜水果样品,送往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

2011年12月27日

《转基因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抉择》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态生产模式的运用对减少环境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解中国水稻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寻找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2011年委托国内五位生态农业专家分别对中国五大水稻 生产区(华东、华南、西南、东北和华 […]

我国首部化学品环境管理专门办法出台在即

今年12月20和21日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期间,大会发布的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健全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内容值得引起各方关注。规划中首次提出将建立两份“化学品清单”:“有毒有害化学品淘汰清单”和“重点环境管理化学品清单”,并将对列入清单的化学品实行管控:或逐步淘汰,或优先管制——这意味着中国对具有环境危害的化学品实行专门管制终于被写入了国家的五年计划,我国对具有环境危害的化学品、尤其是现有化学品实行风险评价与优先管理的方向已经明确。

为绿色未来推波助澜——生态农业需要加大投入

水稻就是生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生态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在迈向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未来的道路上,我们的国家却脚步缓慢。在并不能保障未来人们食物安全的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但对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态农业的投入却相当少——面临亟需解决的中国13亿人口主粮问题,如何更好地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了我们当务之急。

中国过去20年转基因技术研发经费30倍于生态农业 绿色和平呼吁政府加大水稻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北京,2011年12月27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今日发布了《2011中国水稻生态农业报告摘要及经费对比》(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自1986年以来,转基因技术得到了累计约210亿元的国家财政投入,是同期生态农业获得的7亿元投入的30倍。《报告》同时对五个稻区的实地研究表明: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可在保持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绿色和平建议有关部门重估对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投入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实现水稻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1中国水稻生态农业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态生产模式的运用对减少环境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此报告集中总结了五大稻作区的水稻生产现状及问题,阐述了现有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防治病虫害和减少农药使用上的优势,并对水稻生态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