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2011年9月20日

H&M承诺淘汰其供应链中有毒有害物质 绿色和平敦促李宁等品牌尽快做出无毒承诺

北京,2011年9月20日:世界第二大服装零售品牌H&M发表公开声明:承诺在2020年之前淘汰其供应链和产品中的所有有毒有害物质[i] 。这是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七月发布《时尚之毒 – 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之后,第四家响应 “无毒未来”号召的品牌。同时,绿色和平敦促李宁等其他品牌尽快做出实质性承诺,共同推动整个纺织行业及其他行业为中国江河去毒。

2011年9月19日

铬伤害防治手册

绿色和平近日发布《铬伤害防治手册》,向公众提供铬污染防治的相关建议,包括如何预防、诊断和治疗铬对健康的伤害;以及如何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推动污染问题的彻底解决。

2011年9月18日

“发现北极”第7天:“极地曙光”号实践环保航海理念 北极科考不留污染

随着北极海冰消融,曾经冰封的北极西北、东北航道自去年开始打通,越来越多的货船和油轮从北极冰海上驶过。航行中产生的生活、燃料污染在所难免。国际海洋法规定,除了塑料,其他所有垃圾都可以直接倾倒进海水当中。然而,对于纯净的北极海洋,任何人为污染都是令人心痛的。

2011年9月17日

“发现北极”第6天:第三期科考进展顺利 已收集到近200个海冰厚度数据

海冰消融的一项重要判断依据是冰块的体积。借助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很容易知道海冰的面积,但是测量冰块厚度,则是卫星的软肋。卫星最多可以测量出冰块浮在水面以上的厚度,而对于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则毫无办法。以往都是用估算的方式得到海冰厚度值,并不精确。为了弥补这项缺陷,绿色和平科考团队采用实地钻孔测量的方法,可以得到最为准确的数值。

“发现北极”第5天:Hi,北极熊!

北极熊是十分敏锐而好奇的动物,它们可以在50-80公里之外嗅到船只的气味,一路寻来,探个究竟。同时,它又是谨慎的。这头熊走走停停,不时抬起鼻子细细嗅我们的味道。最后,它在离我们船舷大约10米远的地方徘徊不前,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上,一会又跳回去,有一阵甚至坐了下来,盯着我们看。人和熊,两边都好奇。

2011年9月16日

“发现北极”第4天:飞越北冰洋

仿佛一瞬间,我们就跃升到辽阔的北极海洋之上。原本巨大的海冰,现在都变得像杯子里的油脂碎块儿一样,密密匝匝地漂浮在海面之上,一望无垠。我们不时从极地曙光号上掠过,看到这艘绿色的小船被无数海冰包围着,孤零零地漂浮在北冰洋之上,就像荒漠之中突然冒出一株小小的绿草,令人惊叹。

2011年9月15日

“发现北极”第3天:踏上海冰!

原来,当我双脚站在海冰上的那一刻,会兴奋地跳起来,向船上的人挥舞双臂——这真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就是这块冰,我站上来了!天哪!我立刻跳起来,狠狠跺了了三下,嘴里叫着:“这是我在海冰上的第一步!”然后又转身冲船上的人挥舞双臂。大家都看着我笑。

2011年9月14日

“发现北极”第2天:朗伊尔的美与凄凉

朗伊尔是一个只有两条街的城。说是城,其实规模也就相当于一个小村子。房屋不超过一百来座,人口不超过2000。由于这里属北极圈以内,夏天极昼,冬天极夜,而且夏天的日平均气温也只有6摄氏度,冬天更是被冰雪覆盖,山上只长地衣苔藓,不长一棵树,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真真是清冷如霜,凄凄惨惨戚戚也。

2011年9月13日

绿色和平工作简报2011年第一期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和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在中国天津举行。此为中国第一次申请承办联合国气候谈判会议,展示了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以来的积极态度。作为长期关注气候变化以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环保组织之一,绿色和平在天津会议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宣传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呼吁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发现极地曙光号!

7号下午,我告别了宁静的朗伊尔城,背着大背包一路走向朗伊尔城的码头,等待“极地曙光号”的到来。风势犹如台风一样,非常强劲。幸好背包够重,使我不致于被强风吹走。再往深想一层,这种天气,在海上航行又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