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2020年6月23日

高温天戴口罩成新常态?我可能是被热死的

2020年的高温天,让戴口罩的人们猝不及防。 汗水闷在口罩里的感觉极为酸爽,于是有媒体报道说路上摘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公共卫生专家不得不再提醒市民戴口罩的重要性。有日本公司看到了商机,在自动售货机出售只有4℃的“冰镇口罩”,让人们在防疫的同时感受清凉,国内也请安排好吗?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察觉,高温天 […]

等等,你也是塑料?!

作为B站美食女神小高姐的“云儿女”之一,从事塑料污染防治宣导的我经常会在“妈妈”讲解面团性质的时候想到工作(此处@老板)。 小高姐:发酵面团能牵出好看的面筋丝,但容易回缩不好擀开;烫面毫无伸缩性,却可以大量吸水做得无比柔软…… 我的大脑:高密度聚乙烯(HDPE)硬度强,适合做建材;低密度聚乙烯(LD […]

最新研究:“十四五”靠新增煤电补电力缺口,或面临每年70亿元投资浪费

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的袁家海教授研究团队发布最新报告《中国电力安全经济性分析和保障路径研究》,结合对不同电力保障路径的对比,建议“十四五”期间不宜继续扩大煤电规模,而应充分发挥现有供电机组的调节能力,结合需求侧响应设定科学的电力保障路径,从而避免每年70亿元的煤电投资浪费。

电力“十四五”需科学满足尖峰负荷 靠新增煤电补缺口每年或浪费70亿元

2020年全球能源市场遭遇历史性冲击,中国的能源行业面对“十四五”电力规划的窗口期,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继续在传统煤电慢车道的“反复启停”,尽快并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快车道。袁家海教授研究团队采用经济模型对中国更优化的电力供应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2020年6月15日共 […]

2020年3月23日

2020 世界水日 | 气候变化,水知道!

气候变化阴霾下的水资源危机 又到一年世界水日。今年,联合国呼吁我们关注水资源危机与气候变化。 在气候变化渐成全球共识的当下,水资源危机形势也日益严峻。随着人口和发展规模的扩增,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用水需求以1%的年增率迅猛增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水评估计划预测数据,2050年全球用水需 […]

世界森林日: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见树也见林”

​作者:吴浩(绿色和平东亚分部资深调研员) 2019年年末至今的新冠病毒疫情,在一夜之间让以穿山甲、蝙蝠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重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量讨论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发生,全国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效并执行,并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在野生动物和人类息息相关的今天,中国需要 […]

修复破碎的森林,让大象回家

亚洲象,是体型仅次于非洲象的现存第二大陆生哺乳动物,与亚洲大陆很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自然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生活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人,尤其是村寨里的长者们来说,亚洲象这种动物,可以说是很熟悉了,他们说起野象的趣事,就像是闲话日常的家长里短,甚至还给一些经常进村捣乱的“熊孩子”起了 […]

2020年3月21日

世界森林日: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见树也见林”

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并在我们与它们之间形成天然屏障的森林,也早已处于破碎的状态,亟待修复。

2020年3月20日

国际森林日——修复破碎的森林,让大象回家

大象、森林和人类如何“重修旧好”?

2020年3月13日

限塑令2.0:重源头,分场景,有序推进,以及关于“可降解塑料”的新挑战

2020年才过去一两个月,但它已经注定将是被我们牢牢记住的一个年份。除了令所有人焦心的新冠肺炎疫情,事实上,今年是中国“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关之年,在环保领域也有一系列的中期大政蓄势待发,比如一份1月19日发布的,意在扭转中国塑料污染现状的新版“限塑令”。 这可不只是绿和君和身边热心环保的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