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评估了环境污染责任险相关政策和实践最新进展,识别了中国在环境污染责任险政策推进实施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基于环境污染责任险概述、环境污染责任险现状和问题分析和环境污染责任险问题分析,报告发现环境污染责任险在中国经历了十余年发展,在政策实践、试点推广、企业投保、事故赔偿、污染防治等多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推行中仍面临对污染者追责力度不足、环责险承保范围狭窄、承保时间短以及企业环境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和挑战。根据以上研究和分析,报告提出向生态环境部门和地方政府等机构提出政策建议。
报告分析了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与原料供应风险、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及对资源的冲击、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经济效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环境效益以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的挑战,为中国动力电池循环经济发展向政府、汽车企业、电池企业、回收再利用企业以及社会各界提出建议。
报告分析了电力系统灵活性和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现状,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技术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路线,进行了吉林省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升案例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中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欠缺、电网调度运行方式较为僵化,已成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的掣肘。总体来看,当前的电力规划未实现“源 – 网 – 荷 – 储”灵活性资源的协调统一,难以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
袁家海教授研究团队采用经济模型对中国更优化的电力供应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共同发布《中国电力安全经济性分析和保障路径研究》报告
基于对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夹金山林业局,和安徽省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深入调研以及南京林业大学调研组在四川和安徽两地共发放并回收的121份居民调查问卷,报告对国家公园建设进展及两地社区参与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了两地社区参与的途径、程度和意愿。同时,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提出了国家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调研及实证研究分析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与影响因素,报告结合国家有关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文件,梳理和探讨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江西省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各项有益探索和难点:顶层机制建设的挑战、政策工具落实的挑战以及绿色金融业务及产品开发的挑战。报告在综合分析江西省在绿色金融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成绩与挑战的基础上,针对江西省的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设计海洋保护区网络时,报告采用了已广泛应用的Marxan软件来筛选公海保护的各种可能性方案。报告的分析表明,利用目前可获取的白益精细且分辨率逐步提高的数据,来设计一个具有生态代表性的全球公海保护区网络是可行的。系统性的保护规划作为一个关键工具,可以通过透明、合理、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为规划决策提供信息。然而,从这项任务的复杂性和考虑成本效益的必要性出发,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机制,由各国政府共同划定海洋保护区,井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该机制需要与现有的全球和区域治理框架以及利益相关方合作,采取综合的手段,将特定区域的选址与系统的规划相结合,为公海的野生生物提供全方位保护。
基于绿色和平与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对中国首批公布的各省会城市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名录所进行的整理分析,报告梳理总结了目前中国污染地块开发利用的状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污染地块监管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基于电子废弃物作为回收再利用金属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报告分析了世界金属资源需求趋势、中国的金属资源现状、城市矿山中的金属资源、中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现状分析。报告认为电子产品金属回收具有显著的经济潜力,要推动市场加速转型至循环经济模式,必须各方共同协力,提出为回收拆解产业链提供经济可行性的解决方案、采用生态设计,支持技术创新、鼓励回收产业链合作,促进信息互通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