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地方债千亿市场规模潜力有待释放

2024年4月25日

2024年4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券:基础设施投资新动能》(下称“报告”)。报告发现,虽然绿色属性与市政债的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有超8千亿规模的地方债具有发行绿色债券潜力,可以有效弥补气候投融资和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缺口。报告还对多个国内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报告发行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绿色地方债投融资在显著拉动地方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长期以来,中国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或者公私合作投资,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有限,迫切需要社会资金和资本市场加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债务工具作为极具潜力的金融手段,与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需求天然契合。”绿色和平东亚分部绿色与转型金融项目负责人刘文杰说。

目前,中国贴有“绿色”和“可持续”标签的市政债发行案例较少,报告以2021年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覆盖的8000多个项目为样本,对中国地方债的绿色属性和绿色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绿色潜力的地方债项目约占19%,合计发行金额约为8242亿元。其中,有10%左右的项目具有高等绿色潜力,发行金额约为4637亿元,9%左右的项目具有中等绿色潜力,发行金额约为3605亿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是具有潜力发行绿色市政债券的主要地区。其中,从发行规模看,广东、山东、浙江最具发行绿色市政债的潜力,其次为天津、四川、河南、河北、江苏、福建、安徽等省。从资金用途看,对照ICMA《绿色债券原则》,2021年具有绿色属性的债券项目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清洁交通”和“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两大类项目,占比分别为40.41%和31.25%。对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在具有绿色属性的债券项目募集资金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占比38.36%,生态环境产业占比12.91%,节能环保产业占比7.74%。

目前,国际上诸多绿色与可持续类市政债发行案例,以及国内江西、广东等先行先试的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经验,可以为扩大国内绿色市政债发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这些经验包括稳健的政策支撑、清晰的标准指引、严格的独立外部审查、定期披露资金使用和项目环境效益、多样化的可持续性绩效目标设定等等。

报告还以浙江、江苏、广东、江西4省为例,测算了由绿色地方债投融资带来的综合效益。研究发现,扩大绿色地方债券发行带来的经济、就业和减排效益显著。例如,浙江、江苏、广东、江西4省的绿色投资可以拉动相当于投资量2-3倍的GDP增长,增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同时减少数十至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发行绿色市政债具有诸多益处,不仅能融资成本较低,有效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缓解期限错配,降低地方债务风险,迅速募集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以提高发行政府的声誉和透明度,获得偏好可持续投资的投资机构支持。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中国发行绿色市政债具有巨大潜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监管规则和相关标准,建设和维护高质量的绿色项目库,明确资金用途,完善项目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绩效核算评估和披露等。”刘文杰说。

吴琪,绿色和平传播主任,qwu@greenpeace.org
刘文杰,绿色与转型金融项目负责人,liu.wenjie@greenpeace.org

以下为报告全文,欢迎点击查阅。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券:基础设施投资新动能》

相关阅读

23
2025.11

守护多边主义下的共识:COP30的成果与妥协 | 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经过一天加时磋商与闭幕全体会议的一度暂停,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终于在多方博弈中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在争议与妥协中取得部分进展: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支持至2035年时提升至三倍;尽管化石燃料转型路线图未正式纳入大会决定,由主席国推动的 […]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