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北极800公里的融冰上,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威人”(即我们通常称为“黄金比例”的图)正缓缓的被气候变化消融侵蚀,消失在北极海中,象征着危机迫在眉睫。
这个在北极出现的装置艺术,是艺术家John Quigley的作品。他跟随绿色和平的船舰“极地曙光号”一起抵达北极后,就在海冰上创作了这个约有四个奥林匹克泳池大的“维特鲁威人”,警告世界海冰正在快速融化的危机。Quigley的作品为“极地曙光号”长达一个月的北极探测之旅揭开序幕,此次考察除了绿色和平的成员外,还有来自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同行。
北极的海冰就像是世界的冷气机,将80%的日光反射回太空,使全球气候保持稳定。科学家估计在20年内,每逢夏季海冰便可能全部消失。这对人类及生物多样化所带来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绿色和平此次探测之旅的指挥Frida Bengtsson说:“北极是地球上对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地方,而北极海冰消融正是气候变迁最明显的证据。绿色和平与艺术家John Quigley一起来到北极,重新诠释达芬奇的画作。我们希望借此提醒人们,我们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已经破坏了人类与自然间的和谐。”
作者: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郝江北 文章首发于财新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愈发得到国际有关机构的重视。2015年,G20框架下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推动金融行业对气候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利益相关方披露。201 […]
作者系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寇静娜,本文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特邀撰稿。 本文首发于FT中文网 对于全球气候治理而言,刚刚结束的2021年是一个不得不弥补上一年度未完成任务的繁忙年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初席卷全球,几乎令所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都被推迟或放缓。 […]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元玲,本文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特邀撰稿。 文章首发于FT中文网 尽管自2021年11月1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的闭幕至今才数月,但及时审视格拉斯哥之后国际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现实意义,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