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和平对国家能源局今日发布的《煤炭“十二五”规划》的解读

2012年3月22日

2012年3月22日

2011年11月摄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火电厂。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李雁评价道:

“这意味着,‘十二五’末中国煤炭年消耗仍将增加近4.5亿吨。这带来的将会是碳排放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急剧增长,中国恐怕将更难以摆脱PM2.5大气污染的魔咒。”

“摆在决策者面前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煤炭消费何时能够到顶?这个五年增加5亿吨,下一个五年还要增加多少?要真正还公众以蓝天,遏制碳排放飙升的趋势,中国亟待为煤炭快速增长套上缰绳。”

另外,《规划》中还提出建设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等大型煤炭基地。在煤炭基地的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及预期“2015年,西部地区产生煤矸石和煤泥3.52 亿吨、矿井水38.19亿立方米、煤矿瓦斯91.15 亿立方米,形成土地沉陷面积4.18 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4.39 万公顷” 

 李雁说:“这些煤炭基地大多处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资源已经是一顶紧箍咒。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规划》中并没有充分论证中国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否能承载得起如此大规模的煤炭扩张。如果仍坚持大规模发展煤炭基地,而罔顾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尤其是水资源的合理消费限度,将对水资源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西部的煤炭基地开发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千万西部人民的生存环境,更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息息相关,在西部煤炭基地开发的快车造成无可挽回的环境伤害之前,我们希望国家审慎考虑,及时踩下刹车。”

相关阅读

17
2025.04

当所有车都用电,网约车凭什么保持减碳优势?

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是交通领域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空驶率可能会抵消电动化带来的减碳“福利”。

16
2025.04

“节气的时差”凸显农户气候脆弱性,提升韧性需多元主体参与

绿色和平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节气的时差:多元农户经营主体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策略案例研究》报告。

09
2025.04

聚焦碳足迹:新法规下中国车企如何保持全球竞争力?|零碳交通专家谈②

绿色出海,中国车企应优先思考并协调应对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