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新能源转型纪实摄影展在平遥国际摄影展获奖

《绿色未来——中国新能源转型影像调查》摄影展,于2025年9月21日在平遥国际影展获得优秀摄影师奖(储卫民)和优秀策展人奖(那日松)。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创始于2001年,截至2025年已连续举办25届,是中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摄影节。本届大展共有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25个省(区、市)的5000多名摄影师的2万余幅作品报名参展,超过117所院校参展。

这场《绿色未来》摄影展由绿色和平和环友科技共同发起,从2025年5月开始筹备。由策展人那日松邀请摄影业界专家评委内部推选摄影师,并经过专家意见筛选和项目组的共同讨论,最后选定一直关注中国绿色能源转型议题的摄影师储卫民为此次展览的特邀摄影师。

达成合作意向后,储卫民在2025年赴多个东西部省市,寻找能源转型背后的人物故事,结合储卫民往期作品积累,最后有38幅影像亮相展厅。

“通过这个摄影展,我们想告诉大家,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是只有政府主导的、大国重器的视角,它其实是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和平东亚项目副总监张凯表示,“借着国际摄影展的机会,我们想向世界展现,中国能源发展不再是煤炭、煤电主导的,我们的清洁能源转型,正在波澜壮阔地进行着。”

“很高兴在平遥摄影展看到有这么多国内和国际的摄影爱好者对于中国风电、光伏的发展饶有兴趣,”环友科技秘书长张頔表示,“我也很骄傲地看到中国的新能源正在守护着中国的能源安全。”

储卫民获得优秀摄影师奖

© 那日松

荷赛奖得主储卫民早期以极地风光摄影闻名世界,在寻找能代表中国未来的摄影主题时,他发现,在青海、贵州、云南等地,风车、光伏等新能源设施竟随处可见。由此,他开启新系列,记录能源转型背后,土地、社区和人们生活的故事。自2023年起,储卫民走访中国的东西部,拍摄大规模风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与受新能源产业影像的人们交流。

那日松获得优秀策展人奖

© 那日松

那日松现任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他观察到,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当代摄影的一个重要选题和话题。但近些年,却较少有中国摄影师继续深入介入,尤其是关于中国新能源这一可以影响世界的重要的摄影题材,太需要有中国摄影师来拍摄记录。

“所幸我们有储卫民,”那日松表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这些壮观的人造风景,更可以了解到这些影像背后的关于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巨大成就和随之产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部分展览作品

甘肃敦煌,雨后戈壁上的光伏与光热发电基地,2025年7月
青海茶卡,茶卡天空壹号盐湖景区的盐雕景点与后面的风车群,2025年6月
青海冷湖,水墨画般的黑独山风景区与风力发电站,2023年6月
甘肃敦煌,光热电站定日镜放平抵抗强风,2025年7月

展览现场花絮

相关阅读

04
2025.11

COP30气候大会倒计时:全球气候治理的落实考验

COP30气候大会开幕在即。作为2025年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本届大会主席国巴西提出“全球共力”(Global Mutirão)的口号,呼吁全球集体行动应对气候危机。大会最终成果将为各国政府、企业及投资者提供重要指引。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始终是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平台。作为COP正式观 […]

31
2025.10

报告发布|电力脱碳,能否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新引擎?

《中欧绿色合作推动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挑战与机遇》报告发布

27
2025.10

钢铁行业深度调整, “碳排大户”如何“向绿而生”?|钢铁转型金融洞察②

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是钢铁行业面临的重要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