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超额存款超50万亿 ESG基金如何成为“绿色出口”

2025年7月29日
图源:thichas

作者 | 绿色和平气候投融资和钢铁项目负责人 鲍琼

本文首发于新浪财经

162万亿元——2025年6月末,中国居民存款规模再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约50-60万亿的“超额存款”长期沉淀在银行体系,成为流动率最低、最吸引人的资金蓄水池。这一现象既折射出居民风险偏好持续走低的市场情绪,更蕴含着资产重新配置的巨大潜力。

当前,政策导向与市场环境正在形成双重推力:一方面,监管层持续引导资金从“被动储蓄”转向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持续走低的利率正不断削弱储蓄的实际收益。这种趋势下,超额存款向理财产品、股市、债市及保险市场转移有了新的可能。

面对日益丰富的公募基金产品,那些希望将资金配置到绿色/ESG领域的投资者,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精准识别符合可持续投资理念的优质标的?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最新推出的可持续主题基金数据可视化工具,通过创新性的数据整合与呈现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探索性的分析视角。

2024年6月,绿色和平发布了《中国资产管理机构气候表现研究报告2023》,选取了国内头部资管公司的40支可持续主题基金样本。该数据可视化工具延续了对这40支基金样本的研究,收录了它们在2023-2024年间对高碳/化石燃料行业的投资持仓情况,并公开了高碳行业分类标准,显示了高碳类型行业的投资占比变化趋势等。它将可持续投资评估从模糊的概念转化为精确的数据,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对于投资者而言,一些涉及投资决策的重要维度变得清晰明确。

高碳投资比例可视化:行业对比与“漂绿”风险评估

数据工具首页的“可持续主题基金”板块,清晰展示了每一支基金产品在最新的数据披露节点上,于化石燃料及高碳相关行业的投资持仓比例。此外,该工具支持将40支基金产品按化石燃料相关投资比例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旨在帮助投资者清晰识别基金是否与自身环保理念或风险偏好匹配。

数据显示,目前高碳投资比例在20%以上的基金产品一共有9支,其中8支都是追踪了同一碳中和指数的被动指数型基金产品。高比例的高碳持仓也带来争议,引发部分投资者担忧可能存在的 “漂绿”风险。关注ESG投资或者绿色投资的用户,可以进一步查询这一指数对碳中和主题的界定,并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此工具,名字中含有“碳中和”的基金共有5支,但这5支基金对高碳行业配置的差异可达18个百分点(3.8% vs. 21.8%),揭示了不同的公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于可持续投资的界定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持仓分析:策略回溯与动态趋势横向对比

此数据工具支持追踪单支基金自2023年中报以来四个报告期的历史持仓,从而清晰地验证其投资策略的动态演变。

通过数据对比可发现,某支低碳主题基金的高碳行业配置比例在2023至2024年间,从33%逐步降至0%。这一显著变化,能够促使投资者进一步审视其持仓调整的内在逻辑、基金经理的策略意图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

此外,通过内置的排序与筛选功能,用户能有效辨别同类主题基金的不同实现路径。例如,当筛选出两支均实现了高碳行业零持仓的基金后,历史数据对比可能揭示出截然不同的策略。

在2023年中到2024年末,一支绿色主题A的基金在所有报告期内均未涉足高碳行业;而另一支低碳精选A的基金则可能经历了主动改变投资策略的过程,对高碳相关行业投资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在2024年末最终达到了零持仓高碳相关行业的情况。为确保分析的深度与准确性,用户还可通过点击数据图表,下至具体的持仓公司列表页面,以核查标的公司的行业归属,为上述所有观察与判断提供坚实的底层数据支持。

透明度高、可比性强的数据呈现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数据化工具提供了高碳和化石燃料投资比例数据的横向比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客观的参考依据,帮助最终投资者对比和选择符合其投资理念的可持续投资产品。另一方面也促使资管机构更加审慎地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清晰定义其投资策略和主题范畴,并严格规范实际投资行为与其投资宣称相一致,防范“漂绿”风险。

当新标准落地 投资策略一致性或面临更大挑战

在可持续投资领域,策略一致性验证是评估基金真实性的核心标准。随着可持续金融市场的发展,产品层面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和分类标签正在成为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维度,监管层也在积极推动相关制度建设。2025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旨在统一上市公司绿色属性的界定规则(如行业分类、环境绩效阈值等),解决当前资管机构在绿色资产认定中因标准模糊导致的“洗绿”争议问题,明确可持续主题基金的持仓范围(如新能源、低碳技术等)。

当这一标准出台,公募基金产品可能需要对其投资策略进行系统性验证。过去,部分基金绿色投资标的模糊不清,界定的行业选择与环境效益没有明显关联,但若新标准要求更全面的环境效益指标(如碳足迹、循环经济贡献等),这些持仓将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导致基金需重新筛选标的或调整投资比例 。尽管这一调整过程可能加剧短期业绩波动,但也将推动行业更加规范产品设计和运作,从“概念投资”转向更实质性的绿色资产配置。

在这一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一个能够长期、持续追踪数据的透明化工具,便成为市场实现有效监督的基石。绿色和平此次推出的可持续主题基金数据可视化工具,便是此背景下的创新实践。它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持,更重要的是,它尝试构建了一个长期、透明的公众监督机制。

金融数据的透明化,是打通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关键桥梁。只有当每一笔资金的真实投向清晰可查,市场才能真正发挥“绿色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引导资本从高碳领域流向可持续发展赛道,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助力。

相关阅读

01
2025.07

往水灾一线送饭的她,补上了系统的空位 | 气候鸭先知

此次贵州榕江暴雨中,多个周边村落参与到为受灾区域送物资的行动中,社区自组织力量迅速成为第一批“补位者”。

30
2025.06

气候韧性,是一群人保持不服输的劲头

气候鸭先知邀你共绘《倔强地图》!

30
2025.06

绿色转型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公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研究

简报聚焦中国市场,通过系统分析与评估REITs在可再生能源设施领域的市场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助力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