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我们把一场气候危机搬进剧场,接下来……

2024年9月30日
《角色》剧场现场 © Jidong Zhao / Greenpeace

9月21日,在台风“普拉桑”刚刚过境的杭州,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一起办了一台互动式剧场。这是导演翟博文与绿色和平的剧场作品《角色》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在这个作品中,我们把一场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暴雨搬进了剧场里,让每一位观众都变成了直面气候危机的“角色”。

点击观看《角色》剧场回顾视频

在气候剧场里,没有人谈气候

在气候变化主题沉浸式剧场《角色》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不只是观众。从抽取角色卡的那一刻起,观众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近未来虚拟城市中社会身份各不相同的人。他们代表手中的角色,参加讨论城市建设方针的“市民大会”,并探索极端暴雨中的虚拟城市。


“我成了22岁建筑工人!”“我的更离谱,55岁男性餐馆老板。”几位观众互相打趣彼此即将成为与日常生活中大相径庭的角色。这样的情况正是导演翟博文希望出现的——观众们既是扮演者,也是观察者。他们通过扮演与自己身份迥异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并开始共情气候危机下真实鲜活、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那些出现在气候灾害报道中、却经常被忽视的人们。

导演翟博文在剧场搭建现场 © Tang Minghui / Greenpeace

这一目的在第一个环节“市民大会”中便有体现。在讨论城市建设方向的“市民大会”中,参与者们需要以自己角色的立场对三个提案发表意见。这些提案不仅与气候变化及影响有关,也是影响民生的议题,比如是否需要承受更昂贵的电价,以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火力发电。参与者们代入手中市民的视角,发表的意见大多关乎生活成本、公司业绩与个人福利,很少有人直接提及这些决策会给城市带来怎样的气候未来。


同时,每当扮演外卖员、保洁员与建筑工人的三人试图发言,都会被主持人故意忽视。这样的设置也反映着现实生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意识到面临着最大气候风险的人们,是那些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下意识忽略的人。”翟博文解释道。

参与者们在“市民大会”中激烈讨论  © Jidong Zhao / Greenpeace

那一天的暴雨中,TA们的声音

在“大会”中发表意见的时候,“市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发言会对这座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然而下一幕,他们就步入了正在遭受极端暴雨冲击的虚拟城市。

作为“市民”的参与者步入搭建在剧场中的虚拟城市 © Jidong Zhao / Greenpeace

在下沉剧场中,可降解蛋托组成了城市建筑。蛋托凹凸不平的纹理像是楼房的窗户,整个空间的光线是昏暗阴沉的,充斥着噪音、雨声与杂乱的人声,恰似气候危机中一座风雨飘摇的城市。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秘书长李薇说,这座城市给她的第一印象是“冷”的。


其他“市民”也都感受到了空间中压抑的氛围,他们缓慢地行走于“城市”间,发现了散落在各处的小物件。儿童雨伞、作业本、空啤酒罐、写着“救灾物资”的红色标签……每一个物件都对应一个语音片段,片段中是与这个物件相关的一段对话。

参与者们正在探索虚拟城市 © Jidong Zhao / Greenpeace

听过语音,“市民”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市民大会”中发表的意见,成为了面前这场气候危机的注脚。当气候风险较低的人们仍在超市对罐头挑挑拣拣,或是在高档办公楼中喝着啤酒、隔着手机屏幕围观外面“灾难片”一样的场景时,有些人正在暴雨中绝望地给家人拨响最后一通电话。

导演翟博文说,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取材于各类新闻报道,她希望剧场中的场景尽量真实。

她还分享了一个幕后小故事:一位家住上海的录音演员告诉她,自己家小区在台风天后确实经历了停水,邻居到外面接雨水用的情景与《角色》中的一段录音一模一样。翟博文希望用这些充满真实感的场景,让参与者更好地共情自己与身边人手中的角色。

扮演“保洁员”的参与者正在进行独白 © Jidong Zhao / Greenpeace

除了“会讲故事”的物品以外,在“市民大会”中无法发声的外卖员、保洁员与建筑工人也终于能够站上舞台,讲述自己的故事。“保洁员”与“建筑工人”的住所被洪水淹没、冲毁;硬着头皮接了单的外卖员在雨中电瓶车熄火,最终还是交了未能完成订单的罚金。


一名扮演保洁员的参与者说,她扮演的角色在市民大会没有机会发言,却需要被迫承受苦难,她的内心很是矛盾。她说,她在市民大会上就很想反抗一下,让自己代表的脆弱群体也能发表意见。


《角色》剧场发起者、本次工作坊中的主持人绿色和平传播与公众互动主任高云邻说,这样的“矛盾感”正是他希望体现的,他希望参与者们能够通过这个剧场,“看见”气候脆弱人群的困境,并开始思考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气候行动。

“观众也是自己角色的编剧”

参与者们为自己的角色写下了各不相同的结局 © Jidong Zhao / Greenpeace

在气候变化主题沉浸式互动剧场《角色》的最后,我们把笔交给了观众,由他们亲自编写自己的角色在暴雨洪水来临那天的经历。“我希望观众不只是观众,也是自己角色的编剧”,导演翟博文在演后谈中提到。


参与者们为自己的角色写下了短篇小说一样的结局,有人为角色写下了悲剧的结尾,也有人在气候危机中帮助他人,还有人对自己角色的职业产生了反思。

由参与者创作的角色故事

就像《角色》剧场发起人高云邻在演后谈中所说的一样,我们希望这台戏剧成为一个工具,帮助更多人与那些和自己身份不同的人建立连接,并开始思考:面对气候危机,我的角色是什么?我又能做点儿什么?

相关阅读

30
2024.09

重塑气候变化话语,共创气候行动联结丨气候叙事工作坊回顾

绿色和平和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发起了“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集合地方社群、环保组织和媒体工作者,通过建设知识分享和资源交流的平台,提升极端天气事件响应能力和气候传播能力,为公众参与气候行动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 作为“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的第二场,于9月20日举办的气候叙事工作坊,再次邀请地方NGO伙伴、媒体和内容生产者们聚集在杭州,一起思考我们每个人和气候变化的关联,共同创造更具希望、可以赋能行动的气候叙事,为引导更多公众参与气候行动建设积极的话语基础。

26
2024.09

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马兹·克里斯滕森谈中国之行的感受

通过行动、动员周围的人,才能解决地方环境问题,进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12
2024.09

活动预告 | 来“多元”气候行动工作坊,寻找自己的行动方向

来报名多元气候行动工作坊,寻找自己的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