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最新报告 | “3060”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新浪潮——内生动力与跨界应用

2021年5月17日

2021年5月17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能源创新实验室(PowerLab今日发布《“3060”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新浪潮——内生动力与跨界应用》(以下简称“简报”)。此简报结合中国正式承诺的“3060”双碳目标与“净零排放”路径,以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定量目标,分析解读了可再生能源内部发展趋势的动力和与外部跨部门合作实现减排目标的解决方案。并充分强调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是推动电力部门脱碳减排的主力军,更有望在工业、交通、建筑部门的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PowerLab项目负责人、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张文佺指出,从双碳目标的时间表(2030-2060)看技术发展趋势,其中可再生能源作为主体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发展,将成为能源生产端脱碳的核心途径。可再生能源制氢、电动车、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用户端应用场景的拓展,是工业、交通、建筑部门共同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

张文佺表示,值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内生发展趋势包括:

  • 短期来看,风机与光伏硅片大尺寸化的趋势有助于从上游的硬件层面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 电力系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进化,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出力与负荷端相关性,实现高比例风电、光伏的并网;
  • 组件回收将在2030年后成为风电、光伏行业的重要议题,上游原材料的科学循环利用帮助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鉴于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且具备经济性,电力部门实现碳中和属于“低垂的果实”。减排主要的挑战更有可能来自建筑、工业、交通等部门的非电力排放。目前上述三部门合计贡献了将近一半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不考虑短期内难以推广普及的CCUS(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结合终端用能电气化,有望成为建筑、工业、交通三大减排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

从碳中和角度来看,2060年中国的“净零排放”的总发电量可能达到2019年的3倍。除去电力部门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3.6千太瓦时的增量,其余增量可能都来自于终端用户的需求。绿氢、电动车和建筑用电三大用能场景贡献了9.4千太瓦时的电量,占“双碳”目标路径下总发电量的38%。[1]

因此,本简报重点探讨了与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密切相关的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部门减排的解决方案。

  • 随着经济效益和供需规模得到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氢(即绿氢)在工业、交通领域等一些难以通过电气化实现碳减排的环节将发挥重要作用;
  • 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应用规模与经济性的持续提升,不仅能在发电端通过光伏/风电加储能的配套设施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更可以逐步减少乘用车领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助力交通部门的碳中和。
  •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符合国家关于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等行业政策,更有助于减少建筑部门使用火电带来的上游碳排放

光伏、风电、储能、制氢等领域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Powerlab已经明显留意到,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不是停留在“孤军奋战的状态,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将会注入更多创新升级力量。”张文佺说。

PowerLab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创立,是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非营利孵化器。在致力于孵化与赋能可再生能源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的基础上,PowerLab引入“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和实践,希望通过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放式创新,以场景赋能、协调创新等多种形式助力能源领域初创团队。

报告下载:《“3060”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新浪潮——内生动力与跨界应用》

媒体联络:张靖雯 绿色和平传播主任

电话:18612607777 邮箱:jinzhang@greenpeace.org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 北京办公室 北京东城区东四十条甲94号亮点文创园A座201室

参考资料:[1] Goldman Sachs. Carbonomics China Net Zero: The clean tech revolution[EB/OL].2021-1-20.

相关阅读

23
2025.11

守护多边主义下的共识:COP30的成果与妥协 | 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经过一天加时磋商与闭幕全体会议的一度暂停,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终于在多方博弈中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在争议与妥协中取得部分进展: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支持至2035年时提升至三倍;尽管化石燃料转型路线图未正式纳入大会决定,由主席国推动的 […]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