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和平回应《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7年1月5日

201715日,北京——“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依赖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向服务业转型,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不再依赖能源消费的增长。”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副经理袁瑛说,《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了中国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的决心”。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按照这个控制目标,从2015年起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要控制在3%左右,比2001至201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7.5%低4.5个百分点。

图片说明:中国2005年至2020年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增长情况 (绿色和平整理)

“尽管从‘规划’中能看出中国政府推动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但是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仍低于预期,中国必须推动发展更多的风能和太阳能,并认真对待已存在的‘弃风’、‘弃光’问题,”袁瑛说。

根据“规划”,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64%下降到2020年的58%以内。按照“规划”数据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可以说,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50亿吨和58%的‘天花板’都预示着在中国新的经济模式下,未来五年的煤炭消费量将很难超过2013年的峰值水平。

“规划”提出,未来五年,58%的新增风电装机以及56%的新增太阳能装机将位于中东部地区,并以分布式开发和就地消纳为主,减少输电通道的建设。

“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和中国对《巴黎协定》的履行,促使中国政府必须以多元化的能源能源供应体系代替‘一煤独大’的局面。未来五年如何解决有效的解决‘弃风’、‘弃光’和煤电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是中国能源革命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袁瑛评论说,“‘规划’改变了可再生能源产业以资源禀赋为先决条件的发展思路,推进可再生能源在高负荷地区的就近生产和就地使用。这一布局调整有助于缓解中国能源区域性过剩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并推动‘弃风’、‘弃光’问题的解决”。

 

媒体联络:

徐超,绿色和平资深传播主任,18614073326,xu.chao@greenpeace.org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