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潘小川: 北京采暖季PM2.5中致癌重金属砷含量下降85.9%

2016年11月14日

北京,2016年11月14日 — 今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的潘小川教授合作发布《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三年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北京大气PM2.5中砷、铅和镉三种致癌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下降了85.9%、48.9%和40.7%,其中与煤炭燃烧密切相关的砷改善最为显著。

 

实验分别于2012-2013年和2015-2016年两个冬季采暖期对北京市大气中的PM2.5进行取样,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差异。采样分析数据显示,2012-2013年北京PM2.5上重金属砷、铅、镉的质量比分别为0.128‰,1.816‰和0.027‰;而在2015-2016年三种重金属质量比降至0.018‰,0.928‰,0.016‰,三种重金属在PM2.5中的含量均大幅降低。

 

“砷、铅、镉这三种重金属元素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都有年均浓度限值的要求,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明确的不良影响,其中砷和镉属于一级人类致癌物。” 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潘小川教授表示。

 

2014年起北京陆续关闭三座主要燃煤电厂,并大幅减少了燃煤消费量,《北京环境保护公报》显示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2015年的年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了49.1%。而煤炭燃烧也是重金属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

 

“致癌重金属砷和二氧化硫浓度的大幅下降表明,北京市一系列的治霾措施已初见成效。但PM2.5对人体的危害不仅来源于砷、镉、铅这三种致癌重金属,还有苯丙芘等致癌物,”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董连赛说,“为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应继续加强PM2.5污染治理进度,力争在2022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点击查看>>北京采暖季大气PM2.5中致癌重金属组分差异研究

 

媒体联络:

关司琪  绿色和平传播主任           +86 186-1009-2037   guan.siqi@greenpeace.org

相关阅读

01
2025.07

往水灾一线送饭的她,补上了系统的空位 | 气候鸭先知

此次贵州榕江暴雨中,多个周边村落参与到为受灾区域送物资的行动中,社区自组织力量迅速成为第一批“补位者”。

30
2025.06

气候韧性,是一群人保持不服输的劲头

气候鸭先知邀你共绘《倔强地图》!

30
2025.06

绿色转型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公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研究

简报聚焦中国市场,通过系统分析与评估REITs在可再生能源设施领域的市场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助力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