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调查报告】大唐煤化工的折戟沉沙

2016年1月11日

12月17日,北京——十年前,大唐集团开始进军煤化工行业,先后上马四个煤化工项目和一个为煤化工项目提供褐煤的大型煤矿项目,总投资达700亿元人民币。此后数年,大唐煤化工项目节节败退甚至重组,如今,煤化工项目仍然在继续困扰大唐。

12月17日,绿色和平发布的《大唐煤化工折戟沉沙》报告即聚焦大唐煤化工项目之一——阜新项目,从融资的角度分析了大唐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一系列不利因素,旨在揭示大唐煤化工败退的全过程。

2005年开始,大唐先后上马了内蒙古多伦煤制烯烃项目(下称多伦项目)、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下称克旗项目)、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下称阜新项目)、呼伦贝尔煤制化肥项目、和位于内蒙古的为其他项目提供所需褐煤的大型煤矿项目,总投资额高达700亿人民币。

大唐原本计划使用传统融资手段(母公司投资)为阜新项目筹集其所需的245亿资金,而大唐融资策略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投产较早项目所产生的利润可用于后续煤化工项目的融资。

因此,大唐多元化战略以来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同时也是中国首例大型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多伦项目被寄予厚望。然而,由于环境等多重原因,多伦项目多次延期,使得其最终投产比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这意味着大唐能源化工无法用多伦项目的预期利润来偿还贷款,或投资到新项目中,对阜新项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公司的财务支持减少,阜新项目所获得的筹资结构发生了变化,变成以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银团贷款、债券、私募基金和地方政府直接补贴为主的融资组合,筹集资本的成本不断上升。

下载完整报告

 

相关阅读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