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煤制气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4年7月24日

2013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煤制气产业利好政策发布,以及同年3月以来,监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对煤制气项目的审批明显加快,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启动煤制气项目。2013年因此被称为煤制气产业的“黄金一年”。然而,因为水耗、能效、污染处理和碳排放等问题,煤制气的过快发展也已经引发许多能源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质疑和讨论。

自去年以来,随着大唐集团内蒙古克旗和庆华集团新疆伊犁两个煤制气示范项目的投产,关于煤制气的讨论开始集中在煤制气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是否具备。但目前各项目实地情况透明度不高 ,基础数据统计工作欠缺。例如就项目规模而言,不同机构整理的名单千差万别。许多评论和研究仍基于已经过时的数据资料。

为了帮助产业研究者和决策部门,及时了解产业实际规模与具体项目的实地情况,绿色和平全面统计了所有50个已有或在建、计划中的煤制气项目,整理了项目规模、投资、环评和水耗等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统计分析:

  • 全国50个已有或在建、计划中煤制气项目1,八成项目量位于西北地区(新疆、蒙西、宁夏和甘肃),贡献72.4%的项目产能。
  • 大规模发展煤制气将加剧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的水资源危机。
  • 煤制气的全局影响:一地治霾,而全国增煤耗和碳排放。 · 两个煤制气示范项目的技术争议综述。

相关阅读

17
2025.04

当所有车都用电,网约车凭什么保持减碳优势?

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是交通领域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空驶率可能会抵消电动化带来的减碳“福利”。

16
2025.04

“节气的时差”凸显农户气候脆弱性,提升韧性需多元主体参与

绿色和平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节气的时差:多元农户经营主体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策略案例研究》报告。

09
2025.04

聚焦碳足迹:新法规下中国车企如何保持全球竞争力?|零碳交通专家谈②

绿色出海,中国车企应优先思考并协调应对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