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2011年1月12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新闻发布会中,启动风车和地球灯箱

这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里程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装备最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需求增加的大���景下,风电的迅猛发 展,在中国应对能源结构多样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挑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说,“风电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并具备主导世界市场的潜能。”中国目前共计4182.7万 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相当于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3129万吨,进而减少超过9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还减少了近3.3万吨悬浮颗粒物,6.4万吨二氧化硫以及6万吨氮氧化物 。

从2005年开始,中 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2009年,中国以2580万千瓦的总累计装机容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仍有近1000万千瓦的 差距;2010年,中国风电延续了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总装机比上年增长约62%。而美国国内气候立法却始终未能成形,使得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投资信心受到 了影响,2010年估计新增容量仅为5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帮助中国风电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在即将颁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风 电领域成为能源投资的热土,中国有24个省市建设了风电场,河北、内蒙古、甘肃等地规模浩大的国家级风电基地进入快速成长期,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场也于 2010年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除了欧洲之外最大海上风电场。在风机生产方面,2010年有4家中国企业进入了世界风电装备制造业10强,并开始出口 海外。

在这一轮的全球绿色竞跑中,中国赢得了先机,这再次证明了中国有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的 潜力,”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说,“然而,风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低,风电上网难的瓶颈也还没有突破,要从风电装机大国发展为 风电利用大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拔得头筹,中国仍需继续给力。

根据上述两家机构最新发布的《中国风 电发展报告2010》 预测: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可以达到2.3亿千瓦,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总发电量可以达到4649亿千瓦时,相当于取代 200个火电厂。但报告也指出,风电上网难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确电网企业消 纳风电的责任和赏罚机制、合理规划发展、梳理并网成本分配、调动价格杠杆等,同时尽快克服风电输出预测、并网、调度、储能及电网建设等技术方面的障碍。

李 俊峰表示:“我们不仅要看到风电发展的大好形势,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首先是中国风电装备的质量水平,包括设备完好率、发电能力等还有待提高,虽然 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其次并网容量与吊装容量的差别,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 般来讲国外先进水平未并网容量不会超过10%,而中国一般高达30%以上,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十一五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如风电、水电等的发展指标都已完成,唯独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10%的比例这个目标没有完成,目前可再生能源刚刚超过9%。”李俊峰说,“这也说明,中国要加快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仍旧任重道远。

媒体联络

张奕姿 绿色和平媒体主任 +86-13910625947    

李昂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86-13810015798    


1.2009年与2005年相比,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千瓦时降到340克/千瓦时,下降了8.11%

http://www.ndrc.gov.cn/hjbh/hjjsjyxsh/t20101206_384450.htm

2. 风电环境效益计算的相关参数见表34, 李俊峰, 施鹏飞, 高虎,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 海南出版社, 2010, 88

3. 李俊峰, 施鹏飞, 高虎,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 海南出版社, 2010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