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和平警告:气候变化可能威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

2008年10月15日

到2050年,我国粮食总生产水平或将下降23%。

本报告由绿色和平委托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作者林而达研究员组织专家编写,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水、极端天气事件、土壤、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同时预测在今后20-50年间,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当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3℃之后,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将持续下滑。到2050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更会使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最高达23%。结合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二十年后导致粮食缺口。

林而达说:”与现在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在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更具有优势。”报告指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方式,以及改善土壤条件、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不仅具有固碳作用,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绿色和平的实地调查同样显示:在虫害以及雪灾等自然灾害面前,生态农业具有更强的应对能力。江苏宜兴在2005年曾经遭受严重的虫灾,造成普遍的减产甚至绝收,而使用”稻-鸭共作”模式种植有机水稻的农户并未遭受明显冲击。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和更频繁的极端天气等,都在日益严重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民生产生影响,尤其农业生产更是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冲击。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我们相对脆弱。中国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国之一。”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说,”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开展生态农业,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

《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科学报告演示文档,请在此下载

分章节演示:

第一章 中国农业与气候变化

第二章 生态农业与气候变化

第三章  生态农业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

第四章   农业及生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案例

第五章  生态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与建议

Other contacts:

媒体联络:

崔婷婷 绿色和平媒体主任 10-65546931-118;

李雁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 10-65546931-121;

相关阅读

23
2025.03

当18个普通人在暴雨里抽命运盲盒 |世界气象日:不成气候X绿色和平

2025年世界气象日,国内首个中文气候播客《不成气候》带我们一起回到去年9月台风“普拉桑”刚刚过境的杭州,走近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联手举办的气候变化沉浸式剧场《角色》。

21
2025.03

IPCC气候专家对话:如何将庞大科学问题转化为真实实践行动

全球气象专家在杭州碰头, IPCC-62是什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2月24至3月1日期间在杭州召开。这是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气候问题国际会议,来自130余个国家的IPCC成员国政府代表、有关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是IPCC第七次评估周期的关键会议, […]

27
2025.02

绿色和平美国办公室: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不仅背弃了未来,也背弃了作为领导者的道德责任

文章首发于新浪财经。本文作者李欣然。   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决定为全球气候治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此背景下,全球气候行动将何去何从?ESG评级中心与国际知名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展开了系列对话。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三篇,对话绿色和平美国办公室气候项目副总监John No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