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政策扶持国内市场是发展关键

2007年9月19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绿色和平、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光伏发展报告》。

太阳能光伏具有降低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等优势。近几年,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拉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崛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光伏生产企业。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太阳能光伏电池三大生产国之一,但是90%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都出口到国外市场,如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内太阳能光伏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型太阳能光伏产品;真正并网型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远未形成。

《中国光伏发展报告》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和政策发展趋势,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较高是其近期在国内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借鉴其他国家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有效的价格机制是推动中国光伏发展的关键。报告预测到2030年左右,光伏发电将在价格上具有与常规发电竞争的能力,并逐渐成为主流能源利用形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指出:”必要的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动力,进而实现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和成本降低。国内市场的缺失,从长远的角度看,可能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做好准备在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投资,但必须有稳定的政策保证这些投资可以获得相应回报。要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光伏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和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太阳能光伏作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发电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指出:”中国正逢发展太阳能光伏的大好时机,产品的供应能力已经具备。如若能辅以有效的市场激励政策,特别是好的价格体系,相信中国不仅能成为太阳能光伏的生产大国,也能更多的把光伏优势在国内市场得以体现。”

此外报告还指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继续在解决中国偏远地区老百姓用电和脱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建筑并网光伏系统和大规模光伏荒漠电站这两种形式将逐渐成为中国光伏市场的主流。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陈冬梅说:”在全球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的思考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我们更期望通过太阳能光伏的规模化应用,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Other contacts:

李俊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
电话:6800 2615
电邮:
网页:www.creia.org.cn

杨爱伦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电话:6554 6931-162
电邮:
网页:www.greenpeace.org.cn

陈冬梅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
电话:65227100-3209
电邮:
网页:www.wwfchina.org

相关阅读

07
2025.11

气候大会前瞻:特朗普搅局,全球低碳转型势头如何稳住?

本文作者:姚喆,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顾问 首发在财经杂志 “巴西回来了。” 2022年底,刚刚赢得总统选举的卢拉来到埃及的气候变化大会现场,宣布了巴西在环境保护议题上的回归。他同时表示,巴西希望主办2025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 三年过去了,在主要国家的政治场里,有关环保和气候行动的 […]

04
2025.11

COP30气候大会倒计时:全球气候治理的落实考验

COP30气候大会开幕在即。作为2025年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本届大会主席国巴西提出“全球共力”(Global Mutirão)的口号,呼吁全球集体行动应对气候危机。大会最终成果将为各国政府、企业及投资者提供重要指引。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始终是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平台。作为COP正式观 […]

31
2025.10

报告发布|电力脱碳,能否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新引擎?

《中欧绿色合作推动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挑战与机遇》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