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风力发电价格形成机制有待完善

2006年10月26日

《中国风力发电价格政策分析研究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风电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至2005年底,已建成风电场61个,安装风电机组1864台,装机容量达到126.5万千瓦,居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2006年1月1日起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建立一套风电价格机制以促进风电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在2005年,中国政府将2020年风电的发展目标从原来的2000万千瓦提高到3000万千瓦,而业内人士相信,只要有适当的风电政策,届时的装机容量可以超过这个目标。

2006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要求风电上网电价按照招标方式形成,出现了同一地区风资源相近的不同项目,上网电价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给风电开发商带来明确的投资信号,对外资和民营企业投资风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述办���试行以来,尚无一家外资和民营企业赢得国家组织的特许权招标项目,使得部分外资和民营企业对中国的风电价格政策产生了疑虑。

《中国风力发电价格政策分析研究报告》回顾了中国风电发展及其电价形成机制,特别对风电特许权项目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报告认为,中国目前使用的投标电价机制需要完善和规范,特别要限制不利于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风电电价畸低和畸高现象的出现,为风电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特别是为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利润空间。

报告主要作者,中国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说:”风电是一个成长中的新兴行业,需要培育,需要支持。目前风电价格形成机制与实现这一目标有相当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完善。”世界风能理事会主席阿瑟劳斯·泽尔沃斯也指出,”当前政策导致的风电价格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对国内外的制造商非常不利,他们会因无法承受的价格压力对中国风电望而却步。”

报告借鉴了各国的风电定价机制,提出了中国风电价格机制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即有利于风电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风电机组制造业的本地化发展;鼓励多种形式的风电开发商参与竞争;有利于投资向风电产业发展倾斜。报告在此基础上,建议将电价政策由招标定价制度改为固定电价制度,使风电价格水平保持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要适时调整其电价水平,但始终要高于燃煤发电的上网电价。此外,风电企业自身也要自律,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风电作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其发展前途广阔。中国目前的电源结构中,煤电占75%,排放污染严重,发展风电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既是世界趋势,也是中国所需。正如绿色和平国际气候与能源政策顾问苏思樵所指出,”中国正逢发展风电的大好时机,其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利的价格体系,希望这份报告能为完善风电价格政策提供讨论的基础。”

Other contacts:

如需更多信息,如报告及新闻稿电子版,或风电场图片,请联系:
绿色和平中国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经理 杨爱伦
电话:010-65546931转106;13910514449;
电子邮件: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