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15年后风电可望成为国内第三大发电电源

2005年11月6日

为了欢迎1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支持风电,近百名绿色和平志愿者今天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他们身穿绿色和平以风能为主题的T恤,排列组合成一个巨大的“风”字。

为了欢迎11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支持风电,近百名绿色和平志愿者今天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他们身穿绿色和平以风能为主题的T恤,排列组合成一个巨大的“风”字。

报告主编、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俊峰说:”按目前估计的技术可开发储量计算,国内有潜力开发风电的地区,其可开发装机容量是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两倍多。”

中国政府目前的风电目标是,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2000万千瓦。不过,这份国内著名风电专家联合撰写的《风力12在中国》报告[v]提出了更为 雄心勃勃的前景: 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可达4000万千瓦的水平;2030年,风电规模可达1亿千瓦;2050年前后,风电达到甚或超过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 2004年全国的电力装机总容量。

报告称,如果这些目标能实现,2020年之后风电可以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前两位为煤电和水电),到2050年风电则可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以此推论,到2020年中国市场将需要超过25000台大容量风机,由此推算的风电业销售额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并新增15-20万个就业机会。专家预计,风电的产业前景必然造就一个巨大的制造业,吸引国内外投资进入。

报告指出,风电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成本降低最快的技术之一。在过去5年里,风电成本下降约20%。在未来15年内,随着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风电可以达到 和煤电竞争的水平。有数据显示,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内蒙,新疆等地区,每千瓦时的风电成本已经降至0.4到0.5元,低于沿海地区的煤电成本。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的电源机构中煤电占75%,排放污染严重,增加风电等清洁能源刻不容缓。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方面,风电是有效措施之一。

绿色和平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主任喻捷说:”风电的发展在世界各地一再超出预期。我们相信,中国将成为又一个风电发展的成功范例。两个月后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这必将成为中国风电发展事业的转折点。”

欧洲风能协会主席阿瑟劳斯·泽尔沃斯(Arthouros Zervos)说:”欧洲风能协会正在和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合作,促进风电在中国的发展。《风力12在中国》表明中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可以走的更好。风 能已经在全世界为千百万人带去了福音,中国可以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

截止2004年底,中国已有43家风电场,安装1291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4万千瓦,名列世界第十,亚洲第三。过去的三年中,中国风电装机的增长速率逐年增加,分别为16.4%,21.1%和34.7%。

为了欢迎明天(11月7日)起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支持风电,近百名绿色和平志愿者今天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他 们身穿绿色和平以风能为主题的T恤,排列组合成一个巨大的”风”字。这个庆祝活动同时也标志着绿色和平九月份在学生中启动的”拉风行动”T恤衫设计大赛成 功落下帷幕。

Other contacts:

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主任 喻捷 86 10 6554 6931转128
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媒体主任 秦川 86 10 6554 6931转120

Notes:

[i] 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将于2005年11月7日和8日在北京召开。全球政要和业界领袖将共商可再生能源发展大计。
[ii]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目前,中国人均电力装机容量仅0.3千瓦,为美国人均水平(3千瓦)的十分之一。
[iii] 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数据,2004年全国发电21870亿千瓦时;2000年全国人均发电量1074千瓦时、人均净用电量(电力消费总量/年平均人口)为999.6千瓦时;2003年北京地区电力消费量为467.61亿千瓦时。
[iv] 据估计,风电平均每提供100万千瓦时的电量,便能减少6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v] 《风力12》是绿色和平和欧洲风能协会出版的权威性世界风电蓝皮书。去年,该协会联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出版了《风力12》的中文版,在业界广受欢迎。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