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风力广东

2005年10月17日

Download document

Executive summary: 到2020年,广东省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2,000万千瓦,每年将可发电350亿千瓦时。

所产生的电量相当于:

  • 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的电力供应;
  • 目前全省用电量的17%;

并且:

  • 每年减少2,9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

  • 将减轻广东对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
  • 提供清洁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行方法。
  • 创造强大的本土产业,并带来新的就业。
  • 广东有望成为发展海上风电的先锋。
  • 中国有足够的潜力成为世界风能的领袖。

《风力广东》勾画了广东省风力发电的蓝图。如果广东省以及中央政府成功地贯彻有效的鼓励政策,广东到2020年达到风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的目标是 切实可行的。风电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大规模地发展,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又避免了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典型的“双赢”局面。

报告还列举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各方面要素:

工业:中国政府已经显示出很大的决心,来发展本地的风机制造及相关产业。有效地实现这一雄心,中国需要与目前最先 进的欧洲风机制造商在技术转移方面合作。依仗于强大的本地市场,中国的风机制造业将在国内迅速发展,更将跻身国际市场前列。

研发:与市场激励机制相称的研发项目是可以带来巨大益处的。报告指出,对广东省尤其有益的研发领域包括:风资源研 究、大型风机制造、和海上风电。

投资:建立对风电的信心,是吸引大量资金进入这一领域的关键。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亚洲 开发银行等,都应该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等国家的发展。《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机制也是额外的激励因素。

成本:报告将风能与常规能源进行比较,认为风能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显现。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等途径,有望进一步降低 成本。如果将能源技术的“外部成本”亦考虑在内,风能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最廉价的发电方式之一。

电网:广东省风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电力需求中心。报告认为发展风电,有利于广东省的能源供给稳定, 并减轻对能源进口的依赖。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东在能源方面相互依赖,能源也因此成为两方更广泛的经济合作的一部分。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到广东省投资风电项 目,也应该尽力开发其自身资源。两地合作发展风电的潜力非常大。

政策:风电不光可以发展为大规模的能源产业,同时会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要实现这一水平的发展 并非易事,但只要有成功的政策支持,是完全有可能的。《风力广东》列举出了政策建议如下:

  • 制定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对于投资者和发展商来说是非常积极的信号,预示着在广东省存在的机遇。
  • 在国家《可再生能源法》框架之下,出台积极的市场激励政策。切实有效的机制的共同要素是:(1)稳定和(2) 合理定价。

绿色和平建议

这份报告完全支持广东省乃至中国政府发展风电的决心,并且指出目标还可以定得更高。绿色和平呼吁:

  • 广东省政府从这份报告中得到更多的信心,来继续大力支持风力发电。从长远来说,让风电成为广东能源产业的主流。
  • 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都应该更积极的投资于广东风电的发展。
  •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该与广东在发展风电方面紧密合作。发展商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华电力,应该多到广东来投资风电。

报告撰写者

加勒德哈森伙伴有限公司(Garrad Hassan & Partners)成立于1984年,提供风能方面独立的专业咨询,是国际公认的风能权威。Garrad Hassan在世界2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公司由其董事们全权拥有,并不持有任何开发项目或技术的产权股份,从而维护了其建议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Num. pages: 7

相关阅读

30
2024.09

我们把一场气候危机搬进剧场,接下来……

我们希望这台戏剧成为一个工具,帮助更多人与那些和自己身份不同的人建立连接,并开始思考:面对气候危机,我的角色是什么?我又能做点儿什么?

30
2024.09

重塑气候变化话语,共创气候行动联结丨气候叙事工作坊回顾

绿色和平和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发起了“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集合地方社群、环保组织和媒体工作者,通过建设知识分享和资源交流的平台,提升极端天气事件响应能力和气候传播能力,为公众参与气候行动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 作为“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的第二场,于9月20日举办的气候叙事工作坊,再次邀请地方NGO伙伴、媒体和内容生产者们聚集在杭州,一起思考我们每个人和气候变化的关联,共同创造更具希望、可以赋能行动的气候叙事,为引导更多公众参与气候行动建设积极的话语基础。

12
2024.09

活动预告 | 来“多元”气候行动工作坊,寻找自己的行动方向

来报名多元气候行动工作坊,寻找自己的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