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PM2.5污染可造成全身性健康损害并促发过早死亡

2012年12月18日

一分钟读懂《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

     <– 点击左图放大查看 

PM2.5污染悄然吞噬掉的不仅仅是城市的蓝天,还有公众的健康。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三倍[i]。”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说:“按照近期颁布的国家规划, 中国大部分超标城市需要至少20年来把空气质量治理到国家二级标准[ii][iii][iv]。这意味着下一代人要继续时刻暴露在高度威胁健康的污染中,而中国的公众等不起20年。”

该《报告》由绿色和平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研究编著。研究团队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作为华北、华东、华南、西北重点区域的代表。利用四个城市2004年到2009年间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和同期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的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病因死亡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和考察PM2.5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损害,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2012年PM2.5引发的因病过早死亡和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这是国内第一份针对不同城市计算PM2.5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健康危害和经济负担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PM2.5污染可致心脑系统及呼吸系统损伤,增加患癌风险并引发早死。而《报告》中统计的由PM2.5污染带来的急性早死人数只是PM2.5带来的全部公众健康损害的冰山一角。根据多项研究显示[v][vi],PM2.5暴露对于健康乃至死亡的影响,长期效应远远高于短期效应。

这份《报告》也强调,及时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会直接给公众健康带来显著的健康收益。以今年为例,如果空气质量通过治理,能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空气质量准则值,那么四城市因PM2.5早死人数可减少81%,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达55亿人民币。

针对PM2.5的来源和有效治理,周嵘分析道:“近年来PM2.5污染的高发和加重与煤炭消耗量的急速增长有直接关系。尽管北京、广州等城市已经成为煤炭总量绝对削减的先行者,但独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已不足以应对区域空气污染扩散的严峻现实,PM2.5污染的重灾区尤其应该啃下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这块硬骨头。”

绿色和平呼吁:重点区域各级政府再向蓝天迈出一步,尽快制定空气污染达标规划,提出一个明确的、积极进取的PM2.5达标时间表;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PM2.5经济发达地区更需要提出更具有雄心的区域燃煤控制目标,让公众早日呼吸上“安全”的空气。

 

【报告下载】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publications/reports/climate-energy/2012/dangerous-breath/

【图片下载】

ftp://gpea_photo_out:gpea201212@202.152.178.205

文件夹:20121218-air pollution photos for media

媒体联络: 

余  冲  绿色和平媒体主任             +86-10-65546931-110       +86-13810784274


[i] 据《2001-2010年全国各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http://www.tranbbs.com/Techarticle/TInformation/Techarticle_100450.shtml

2010年北京上海交通死亡人数共1983人。据这份《报告》:北京上海同期因PM2.5污染导致因病死亡人数共5329人。

[ii] 北京制定大气治理时间表:2030年空气质量达标http://www.21cbh.com/HTML/2012-2-8/zNMDY5XzQwMDMzNA.html

[iii] 《天津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第三阶段(2020年后)争取达到国家标准”http://www.tj.gov.cn/zwgk/wjgz/szfbgtwj/201208/t20120810_180065.htm

[iv] 环保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七个试点城市PM2.5年均值在40-70ug/m3,按每年下降5%的速度,最早达标时间在2025年http://www.mep.gov.cn/gkml/hbb/gwy/201212/W020121205566730379412.pdf

[v] Dong et al. 2012,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 Mortality in Shenyang, China: A 12-Year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ttp://content.karger.com/produktedb/produkte.asp?doi=332930

[vi] Zhang et al. 2011,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Du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Shenyang, China

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20827

 

相关阅读

23
2025.11

守护多边主义下的共识:COP30的成果与妥协 | 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经过一天加时磋商与闭幕全体会议的一度暂停,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终于在多方博弈中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在争议与妥协中取得部分进展: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支持至2035年时提升至三倍;尽管化石燃料转型路线图未正式纳入大会决定,由主席国推动的 […]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