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要治理空气,也要有预警机制

2013年4月26日

作为一个每天开车出门的都市上班族,我一直尽量避免让自己过多曝露在空气里,但实际效果看来并不明显。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权威机构去公布每天的空气质量,同时,也应该有一个更便捷的渠道将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就像天气预报一般,让每个人知道这些信息。另外,政府也应该提出一个相对应的预警机制给大家,让我们知道在怎样的一个数值下,应该减少户外活动!

 

PM2.5个体暴露测试结果

(时间:2013年1月13日至1月18日)

 

一、PM2.5  与重金属个体日均暴露浓度检测结果

监测日期

PM2.5个体暴露浓度

微克/立方米

PM2.5官方监测浓度

微克/立方米

纳克/立方米

纳克/立方米

纳克/立方米

平均值

105.21

138.12

14.29

254.12

3.24

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砷、铅、镉的标准为年均值)

75

75

6

500

5

相当于国家标准的

240%

240%

50%

65%

 

二、滤膜对比照

图注:杜彤浩 2013年1月13日至1月18日的滤膜

 

三、分析

  • 志愿者在五天的检测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在室内(或车内)活动,然而检测结果显示他的PM2.5个体暴露浓度仍大于官方监测浓度,这意味着“少出门”并不能真正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
  • 砷暴露值于高于国家年均标准的年均值两倍还多。砷是国际肿瘤机构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可引起肺癌。
  • 此检测结果明显,现有官方提供空气质量指数,并没有将PM2.5的对具体个体的潜在健康危害向公众解释清楚,而公众需要更多这样的信息来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阅读更多空气检测中的重金属故事,请回到专题首页

相关阅读

01
2025.07

往水灾一线送饭的她,补上了系统的空位 | 气候鸭先知

此次贵州榕江暴雨中,多个周边村落参与到为受灾区域送物资的行动中,社区自组织力量迅速成为第一批“补位者”。

30
2025.06

气候韧性,是一群人保持不服输的劲头

气候鸭先知邀你共绘《倔强地图》!

30
2025.06

绿色转型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公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研究

简报聚焦中国市场,通过系统分析与评估REITs在可再生能源设施领域的市场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助力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