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进入冰封千里的国度

2011年9月1日

当极地曙光号不断破冰,咯咯作响前行,经过蓝蓝白白的融冰海面,没有电话和网络的骚扰,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感。

这个也是我不断回到极地的原因。

在这里,我们只是过客,这里属于世代栖息于此的动物们,海豹、海鸟及北极熊等等。

那我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早在两个星期前,极地曙光号离开荷兰来到北冰洋上,我们沿着挪威向北航行,去到与极地中间的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中最大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朗伊尔城 (Longyearbyen)上,进行最后一次补给。

当离开朗伊尔城后,我们继续向北航行,到资料上指出浮冰的边缘极地地区。不过,我们到达后却“一无所见”。在过去30年,北冰洋上最突出的标志 ——海冰,有着巨大的改变。它的改变对我们的影响极大:虽然它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它的作用是令世界其他地方适合居住,因为它会反射太阳光令地球不会过热。

绿色和平常用“气候变化”而避免用“全球暖化”,是因为当中的变化并不是一致,例如部分的欧洲地区会过更寒冷的冬天、非洲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地区气温会上升,及全球有部分地区会出现更多的洪水泛滥等等。

但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下,有一个地方“变化”的情况肯定快过其他地方,甚至快过科学的预估,那就是北极。

每年北半球的夏天,北极都会有大规模的海冰融化。有科学数据指出,比起一些冰封时间较长、相对较“老”的海冰,一些只用一个冬天时间凝结的海冰更容易融化,以致海冰面面积缩小。

我们这次来到极地,就是参与海冰的科考行动。再航行两个小时,我们才会见到海冰。我们就是要亲临这个荒芜之地,见证北极如何因为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绿色和平将会留在极地五个星期,使用船上的设施及各类“法宝”,帮助科学家了解海冰变薄的原因。

至于船员们,我们没有变“薄”,多亏了厨师的好手艺。下星期,还有来自绿色和平东亚办公室的张韵琪加入,帮忙探测海冰最低值,请大家密切关注!

 

福瑞达(Frida Bengtsson)

绿色和平北欧办公室海洋项目主任

相关阅读

25
2024.04

绿色地方债千亿市场规模潜力有待释放

2024年4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券:基础设施投资新动能》(下称“报告”)。报告发现,虽然绿色属性与市政债的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有超8千亿规模的地方债具有发行绿色债券潜力,可以有效弥补气候投融资和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缺口。报告还对多个国内外绿色和可持 […]

08
2024.04

绿色转型金融观察 | 中国气候投融资试点进展

本文旨在梳理当前中国气候同融资试点进展和相关案例经验,为有关部门和行业提供参考。

08
2024.04

绿色和平×局部气候调查组 | 工作究竟在哪里找?

绿色和平与局部气候调查组采访了几位就职于绿色产业的年轻人,并结合他们的经历与思考,创作了这样一个虚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