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气候与能源项目年度回顾:揭露来自遥远天边的污染

2012年1月11日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孙庆伟今年参加了野外调查,亲历了最真实的污染,希望还人们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孙庆伟

今年,空气质量成了大江南北的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干燥的秋冬时节,北方许多城市的低能见度与雾霾的肆虐让PM2.5这个名词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中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成为了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的工作更深入到这些现象背后,粉煤灰项目是去年项目的延续和发布,今年我们工作的重点在于揭露粉煤灰对于当地居民的危害和距离遥远的城市人群的危害。

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我们必须做好野外调查,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污染现状和规模。我们远赴各个调查地。许多当地居民都跟我们诉说了他们的亲身经历,粉煤灰让他们的健康如何受到危害,例如导致呼吸困难、呼吸道疾病普遍等等。“每次刮风的时候,人和牲口都睁不开眼睛,飞扬的灰尘遮天蔽日”,当地的人们这样告诉我们。除了显而易见的污染现象,我们还想做一些居民与我们感受之外的事实和数据调查。我们的工作人员采了当地河流与饮用水的水样以及牛奶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各种样品都受到了或轻或重的污染。今后,我们还会持续跟踪与调查各地的环境情况。

粉煤灰不仅在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它的危害还远远不止于此。为了研究沙尘暴期间粉煤灰从远处传播到东部沿海造成的污染,我们与科学家紧密合作开展了科学调研。调查结束后,我们发布了报告《煤炭的真实成本——随风来袭的“煤尘暴”》,报告阐述了沙尘暴期间粉煤灰远距离传输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并损害了公众健康的事实。报告发布后,网上的点击率超过了1200万,我们还收到了3000多条评论和回复。公众通过这样的形式确认他们也受到了粉煤灰的污染,并且大家共同呼吁国家采取措施,还人们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实,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例如在北京试点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措施,在更大地区的推广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恶化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火电厂排放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国家加强了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更严格标准,而重金属汞的排放第一次被列入到了这个标准中。基于我们收集的大家的意见,向有关部门递交我们的调查发现,呼吁政府排查现有的问题,加强立法和监督,以根治我们日趋严重的粉煤灰污染。

放眼更广阔的神州大地,中国对煤电的需求还在迅猛增长。十二五规划中,政府要在西部开发更多的煤炭。而中国西部的环境十分脆弱,水资源缺乏,这种大规模的煤炭开发会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关系到我们以及子孙后代是否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也将成为我们明年工作的重点。

加入我们, 电子通讯, 注册会员, 绿色和平

相关阅读

23
2025.11

守护多边主义下的共识:COP30的成果与妥协 | 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经过一天加时磋商与闭幕全体会议的一度暂停,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终于在多方博弈中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在争议与妥协中取得部分进展: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支持至2035年时提升至三倍;尽管化石燃料转型路线图未正式纳入大会决定,由主席国推动的 […]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