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汞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2011年11月9日

中国大气中汞的排放约有一半来自于煤电

本文已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全球汞问题政府间第三轮谈判(INC3)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各国代表将对一份全球性汞控制文书的草案进行讨论,致力于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汞控制公约。

中国的能源和工业结构决定了中国大气中汞的排放约有一半来自于煤电。中国对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特别是2002年以来火电装机容量呈爆炸式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代价。近年来,中国的汞排放因为煤电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攀升而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汞污染前景堪忧。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它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元素汞在自然界中能够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高度富集和放大。 UNEP在《全球汞评估报告》中指出,近200年来,汞在全球大气、水和土壤中的含量已增加了3倍左右,各种人为源每年向大气排放汞约2000吨,其中中国每年排放汞约600吨,占全球汞排放总量的1/4。

中国本土的汞污染情况已经非常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国松花江沿岸渔民中曾经发现甲基汞慢性中毒病例,随后又发生天津蓟运河和辽宁锦州湾汞污染公害事件;2007年,贵阳市水源地之一的百花湖,其底泥汞含量被查出严重超标。此外,许多研究发现,汞污染源附近出产的水稻和蔬菜里也发现了甲基汞富集的现象。

即便如此,中国目前在汞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汞污染源头不清,没有全国或者行业的汞排放统计数据,只能根据国外的统计模型估算;其次,相关立法和监管缺失,尚未建立一定规模的汞污染监测网,信息不充分不透明;另外,企业和公众对汞污染的环境意识普遍缺乏,而且防治技术落后。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汞污染防治的效率及进度。

迫于国际压力,中国在今年9月公布的修订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首次引入汞排放限值为0.03mg/m3,不过国内现有技术已经可以达到更低的排放值,这一标准其实没有真正的监管意义。

国际汞谈判必然会加快中国汞排放清单的建立和排污监管。不过从根本上来讲,汞污染一旦产生,治理起来在技术和资金上难度极大,所以控制源头就显得尤为关键。要想彻底摆脱汞污染的困扰,中国必须逐步远离煤炭,大力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阶段,政府迫切要做的应该 是制定更为严格和行之有效的减排标准和政策,加强排污信息公开和鼓励公众参与,并鼓励汞污染治理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本文作者:绿色和平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主任王英

相关阅读

07
2025.11

气候大会前瞻:特朗普搅局,全球低碳转型势头如何稳住?

本文作者:姚喆,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顾问 首发在财经杂志 “巴西回来了。” 2022年底,刚刚赢得总统选举的卢拉来到埃及的气候变化大会现场,宣布了巴西在环境保护议题上的回归。他同时表示,巴西希望主办2025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 三年过去了,在主要国家的政治场里,有关环保和气候行动的 […]

04
2025.11

COP30气候大会倒计时:全球气候治理的落实考验

COP30气候大会开幕在即。作为2025年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本届大会主席国巴西提出“全球共力”(Global Mutirão)的口号,呼吁全球集体行动应对气候危机。大会最终成果将为各国政府、企业及投资者提供重要指引。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始终是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平台。作为COP正式观 […]

31
2025.10

报告发布|电力脱碳,能否成为中欧绿色合作新引擎?

《中欧绿色合作推动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挑战与机遇》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