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携手缩小预警差距”呼应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2022年发起的“全民预警倡议”,强调通过早期警报系统,保护身处不断升级的气候风险中的每一个人。
这个主题也提醒着我们:在气候变化面前,社会身份各不相同的人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但没有人应该单打独斗。
值此气象日,国内首个中文气候播客《不成气候》带我们一起回到去年9月台风“普拉桑”刚刚过境的杭州,走近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联手举办的气候变化沉浸式剧场《角色》。

在《角色》剧场中,18名参与者抽签成为清洁工、退休教师、外卖员、个体商户等角色,在虚构的市民大会中探讨城市建设提案,又在一场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暴雨中,走向了因身份差异而迥然不同的命运。
《不成气候》的主播何弦走进了剧场,第一次当演员就体验了在气候危机中开“命运盲盒”的滋味。她在节目中与我们分享了作为一名大气科学研究者,在一场气候危机中被迫切换身份后的复杂情绪。
而另一位主播乐园,则以旁观者身份,与《角色》导演翟博文和发起人高云邻聊了聊剧场作品背后的秘密与思考:为什么把一场极端暴雨搬进剧场?失去声音的清洁工、外卖员、建筑工人,他们在剧场里说了些什么? 如何用戏剧打开关于气候正义的讨论?当你成为剧中人,你又会在暴雨突袭的那一天写下怎样的故事?
嘉宾介绍
何弦 |《不成气候》主播,大气科学领域研究者
乐园 |《不成气候》主播
翟博文 | 剧场《角色》导演
高云邻 | 绿色和平传播与公众互动主任、剧场《角色》发起人
不容错过的节目亮点
02:52
气候变化主题沉浸式剧场《角色》是什么样的
19:53
戏剧 x 气候:为什么要把气候危机搬进互动式剧场
35:25
剧场中的道具与场景设计:他们用蛋托搭了一个城市
47:50
自认“气候风险系数”更高的人,要在暴雨中待更长时间
51:19
有观众摔了东西,有观众直接质询主持人
56:15
当主持人被现场质询:戏剧内外的规则与突破
58:22
气候正义,藏在剧场里的隐线索
01:00:53
迎接台风的录音演员:我真的在用桶接雨水冲马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