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与你为林,河你为伴》,请你来看展

2024年9月20日

河水奔流而过,留下了什么痕迹?
树木摇晃发出沙沙声,与穿梭林间的他们,互相倾诉着什么?

“见证,记录,行动”,是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动环境问题得到重视与解决的重要方式。面对澜沧江流域人类大规模活动造成的森林退化,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严重威胁,我们用镜头找到了他们——一些正在默默修复森林、缝合其伤口的“自然合伙人”。

10月1日-10月4日,绿色和平主办的《与你为林,河你为伴》摄影展,以澜沧江为引,分为‘与你为林’及‘河你为伴’两个部分,全面呈现流域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展示了绿色和平过去几年深入云南多地所见证的一个个生动的森林修复故事。

📍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

© Greenpeace

河你为伴

人与自然,相会于澜沧江的脉动中

澜沧江,这条蜿蜒的生命线,从唐古拉山东北坡的茫茫雪山之巅,深入干热河谷,穿越湿地、湖泊和热带雨林,孕育了十余种迥异的生态系统。离开西双版纳,澜沧江化身为湄公河,继续抚育着中南半岛。

澜沧江航拍组图。摄影师:李玮

展览现场图 © Greenpeace

不管是苍劲挺拔的寒温性针叶林、郁郁葱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还是浓密又神秘的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在澜沧江流域都能找到踪迹。千百年来,这里多样的生境是长臂猿、亚洲象、望天树等濒危动植物的家园,也为周边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居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保障。

与你为林

人与自然,相守于修复与重生的传承里

参与森林修复的“自然合伙人”们,把自己的热情和时间投诸植物——培护它的土壤,深谙它的物候,熟稔它的故事。反过来,受到悉心呵护的植物也回馈着庇护、希望和成就感。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过程,“自然合伙人”们逐渐迎回了充满生机的森林,也找到了充实的自己。

作品《人生如同植物,亦是自然造物》。摄影师:严荼
展览现场图 © Greenpeace

修复一片森林,远不是种下几棵树那么简单。从筛选一颗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子并照顾它生根发芽,到栽下树苗并养护它成为庇佑一方水土、养育万物生灵的森林,这个过程需要科研、技术与资金支持,也离不开在地社区参与以及本土智慧运用。从雪山到热带雨林,“自然合伙人”们的付出,让森林的恢复成为了可能。

相关阅读

17
2025.03

中国《渔业法》迎大修:升级法律框架,护航“年年有鱼”

草案探求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多维度强化环境与资源保护制度,渔具管理向“白名单”转变,并在加强渔获物追溯性方面做出若干突破。

13
2025.02

COP16续会在即,碳交易能弥补自然保护的资金缺口吗?

2025年2月25日-27日,COP16续会将在意大利罗马举办,各界在关注在哥伦比亚卡利已经形成的决议草案是否能在意大利罗马续会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