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金融如何推动达成“绿色”与“增长”双目标

2024年5月9日

文章首发于经济观察报。

随着可持续金融工具的丰富以及可及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开始意识到绿色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潜力。

4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与和平发布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券:基础设施投资新动能》(下称《报告》),《报告》通过研究2021年发行的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现一些地方债已经具有绿色属性,可以以绿色债券的形式发行;如果有更成熟的绿色债券发行渠道,这些千亿级的新增项目投资建设不仅将减少大量碳排放,同时也将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就业空间。

全球的绿色投融资领域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显示,中国到2060年在绿色投融资方面面临的新增投资需求规模达到了139万亿元,每年资金缺口大概在1.6万亿元以上。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广泛使用,是填补这一资金缺口的必要工具。经过数年摸索,一些国家、地区和企业也察觉了充分利用可持续金融工具,不仅可以实现低碳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但在监管体系的搭建、金融机构角色、企业意愿和能力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补全。以绿色债券为例,发行绿色债券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比如绿色债券的认定标准、收益的核算标准等。《报告》中列举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初步探索以及中国江西、广东、香港等地的绿色专项债样本,但也认为大规模发行绿色债券,仍需要进一步的制度搭建。

目前,顶层设计正在逐步成型。

2024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六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金融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披露、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和市场、政策支持体系及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绿色金融区域改革有序推进,国际合作更加密切,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有序聚集。”

8000多个样本、千亿级绿色债券潜能

《报告》以2021年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覆盖的8000多个项目为样本,通过追踪新增地方债券的产业和项目投向,依据募集资金用途与项目环境目标、绿色属性的相关性,分析地方债项目的绿色潜力。

通过对8000多个样本的调研,在2021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中,具有绿色潜力的地方债项目约占19%,合计发行金额约为8242亿元。从发行规模看,广东、山东、浙江最具发行绿色市政债潜力。

对照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绿色债券原则》,这些资金主要投向了“清洁交通”和“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两大类项目,占比分别超过四成和三成;对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具有绿色属性的债券项目募集资金中,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占比38.36%,生态环境产业占比12.91%,节能环保产业占比7.74%。

这意味着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具有了绿色属性和发行绿色债券的潜力。从具体实践来看,一些地方也已经进行了相关试点。比如支持江西省赣江新区综合管廊和智慧管廊项目建设的2019年江西政府绿色专项债和支持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2020年广东政府绿色专项债,因项目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在发行上市后均获得了超额认购。两份绿色专项债均在发行前开展了绿色债券的独立评估认证,项目投产后收益也为还本付息提供了保障。

《报告》认为,如果能以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类市政债这种极具潜力的金融工具满足地方绿色基建的需求,不仅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弥补财政收支缺口,迅速募集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和建设,同时可以提高发行政府的声誉和透明度,获得偏好可持续投资的投资机构支持。

《报告》以2020年浙江、江苏、广东、江西4省具有“绿色”属性的市政债投融资为例,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了绿色地方债投融资带来的经济、就业和减排效益。扩大绿色地方债券发行带来的经济、就业和减排效益显著。例如,浙江、江苏、广东、江西4省的绿色投资可以拉动相当于投资量2-3倍的GDP增长,增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同时减少数十至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可持续金融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包括“市政债”在内的绿色债券是可持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绿色低碳进程逐渐强调有序、可负担转型的今天,可持续金融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以市政债为例,海外一些案例显示,发行类似的绿色债券不仅可以推进城市的低碳化发展进程,还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拿大温哥华市于2018年发布了绿色债券框架,以期通过这一举措支持温哥华市在 2050 年之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07年相比降低80%。2018 年 9 月 11 日,温哥华发行了第一支绿色债券。债券金额为 8500 万加元,票息利率为 3.10%,本金和利息支付来自该市的一般偿债基金债券。截至 2023 年 10 月,在2018 年获得“绿色债券框架”下市政债支持的6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2021 年获得“可持续发展债券框架”支持的项目已经完成2个,其余 6 个项目仍在进行。

温哥华市的市政债券发行不仅体现了环境效益,更基于温哥华市的整体规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统一、系统性的支持,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目标得到了有力支撑。

日本转型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可持续金融的主要市场之一。截至2023年12月6日,日本各种主体发行的转型债规模达到44520亿日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规模达到4671亿日元。 发行主体以企业为主,但也包括部分地方政府,用于城市更新。

以日本滋贺县为例,2022年、2023年,日本滋贺县发行了两笔规模为50亿日元、期限为10年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债券设立了可持续性绩效目标,同时承诺如果未达到目标,将捐赠相当于债券发行金额的0.1%资助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

《报告》认为,国内外诸多实践已证明,发行绿色和可持续类市政债券,是撬动更多资金定向支持气候目标、使城乡基建更绿色、更有韧性的有效手段。

标准与角色

绿色金融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三个层面的作用:政策体系建立、金融机构参与和企业意识提升。 

首先是政策体系的建立。尽管目前顶层设计开始陆续出台,但是在一些基本的标准和定义上仍有欠缺。4月11日,在绿色和平与经济观察报、白杨融媒联合举办线下研讨沙龙中,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崔莹指出,目前从整体金融监管的角度尚未出台转型金融标准,需要先明确绿色金融或者转型金融的界定范围,相应的金融工具支持才可以放入这个界定范围内去考量。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浙江省湖州市,已经结合自身特点出台转型金融标准,下一步要推广优秀的经验和做法,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其次是金融机构参与的热情与能力。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金融与交易事业部总经理周红明在上述沙龙中表示,目前中国有部分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领域态度非常积极,例如部分银行、基金开始积极开展自身运营及资产碳排放核算。同时,许多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发掘和支持优质的绿色低碳项目和企业,积极创新。

绿色和平气候变化投资者参与项目专家鲍琼也观察到很多基金公司在过去的两年中投入大量精力做内部建设,建立内部核算体系,参与到国际倡议中,例如CA100+。但从另一方面讲,洗绿、漂绿的风险也同样存在。绿色和平的项目团队在一份资管机构气候表现的研究中发现,在挑选的40份公募基金产品样本中,50%左右的产品名称都带有“碳中和”“低碳”之类的词汇,但深入研究之后发现,部分产品存在“洗绿”风险。这类现象带来的后果影响深远,一旦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公平竞争被削弱,投资机构很难准确筛选真正的绿色产品,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市场上的供应方和需求方来说都是损失。 

此外,多位参会嘉宾提及了金融机构在“识别绿”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建设。金融机构“识别绿”的能力是绿色金融开展的基础,金融机构是“识别绿”的责任主体,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给予更加明确的识别标准。

最后,是绿色金融真正的需求方——绿色化转型的企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一些研究者观察到部分高排放企业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从以前规划中的“一小节”变成了“一章”,将可持续与绿色金融纳入了整体规划。这反映了政策推动的成效,也反映了企业对于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意识的提升。但总体上,仍需要一个更为清晰和可落地的路径,选择适合自己的绿色金融产品。其中企业CFO(首席财务官)的能力格外重要,CFO需要掌握有关碳和绿色金融的知识架构,了解国家政策、碳核算方式、减排路径等。

相关阅读

30
2024.09

我们把一场气候危机搬进剧场,接下来……

我们希望这台戏剧成为一个工具,帮助更多人与那些和自己身份不同的人建立连接,并开始思考:面对气候危机,我的角色是什么?我又能做点儿什么?

30
2024.09

重塑气候变化话语,共创气候行动联结丨气候叙事工作坊回顾

绿色和平和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发起了“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集合地方社群、环保组织和媒体工作者,通过建设知识分享和资源交流的平台,提升极端天气事件响应能力和气候传播能力,为公众参与气候行动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 作为“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的第二场,于9月20日举办的气候叙事工作坊,再次邀请地方NGO伙伴、媒体和内容生产者们聚集在杭州,一起思考我们每个人和气候变化的关联,共同创造更具希望、可以赋能行动的气候叙事,为引导更多公众参与气候行动建设积极的话语基础。

26
2024.09

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马兹·克里斯滕森谈中国之行的感受

通过行动、动员周围的人,才能解决地方环境问题,进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