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绿色和平与乌云装扮者的内容共创,文章首发于乌云装扮者公众号。
监制:乌云,策划:蔡元慧 张安琪
🌏地球的周末
圆柏是一种在北京自然生长了上千年的树木。天坛公园,就种植着很多上百岁的柏树,它们给园林营造出静谧庄重的氛围。
但最近几年的春天,圆柏导致的花粉过敏,也成了许多人的痛苦源头。
花粉过敏仿佛是“突然”发生的。以前很多年都没事,然后一夜之间,自己的身体就无法适应所处的环境了,3、4月份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眼睛、鼻子都又痒又肿。
实际上,看似“无害”的树木,可以瞬时造成大量的过敏原,风一吹便漫天黄烟。尽管我们难以怪罪树木——事实也不是因为人的体质变差了,而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了“过度防卫”——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过敏本身会有迟滞期和终身性,一旦出现花粉过敏,说明你已经在北京居住了多年,并成功拿到了“永久京签”。
更糟糕的消息,是气候变暖带来的。
这项议题,并非只是报纸评论员和气候大会的呼吁,它正作用在普通人的身上。比如,气候变暖,有些致敏性植物的花期也将变得更长,过敏奇痒难耐的痛苦,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全球沸腾”
2023 年 7 月,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随之作出宣告:“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你可能也看到了 12 月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的“八卦”:
这场一年来最为重要、盛大的世界级气候峰会,目标是以“逐步淘汰”替代“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方式,将全球气候变暖控制在 1.5°C 以内,但“好巧不巧”地,选在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之一的阿联酋举办。
峰会主席正是阿联酋石油界领军人物苏尔坦·贾比尔(Sultan Al Jaber),他在会前表示:“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任何场景表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就能实现 1.5°C 的目标。”
此语一出,科学家们都炸锅了……之后,贾比尔在发布会中作出澄清,强调他尊重科学事实,并渴望看到大会达成有序、公正、负责任的共识。而这个小风波,足以体现各方对化石能源退出速度的巨大争议。
但无论是将“全球变暖”改为“全球沸腾”,还是争论该“逐步减少”或“逐步淘汰”,这些宏大的议题,普通公众都并不十分关心。即便是这 1.5°C 的升温真正来到体感上,也很难引起强烈、切实的感受。
更直观的,是这一年真实发生过的、深刻威胁人们日常生活的极端天气事件——
7 月,高温热浪席卷南欧,部分地区的温度一度飙升到 45°C,对没有空调的当地生活来说堪称“酷刑”。
8 月,夏威夷毛伊岛发生一场长达 3 天、蔓延全岛的山火,造成超过 100 人死亡,也摧毁了这个岛屿赖以为生的旅游业。
10-11 月,亚马孙流域破纪录的干旱情况,使本地居民严重缺乏日常饮用水。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正是长久以来持续发生着的气候变化最突出、显著的表现。即使不经由极端天气和灾害事件,气候变化依然会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传统行业、见证漫长历史发展的文化遗产的最终命运,到每个人的交通出行、身心健康,乃至日常饮食这种“头等大事”。
于是,在这样一个注定要以极端天气载入史册的年份,乌云装扮者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Greenpeace)一起,从不同维度盘点这一年国内气候变化对你我日常生活的影响,讲述一个严峻又老生常谈的道理: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行动。
😷呼吸的自由
今年春天,居住在北方地区的人们,还是不得不经常戴上口罩,因为“沙尘暴又多起来了”。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出现了 17 次沙尘天气,可能比不上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但这个数据远高于2000-2022 年间 13.35 次的年均值,也是自 2010 年来沙尘次数最多的一年。
近几年的早春时节,东亚北部、西北部地区的戈壁沙漠经历了异常高温干旱,当地土壤沙化严重,广阔的土地为沙尘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沙尘物质。
防治沙尘天气很难,它是沙尘物质、大风、局地热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通过大量种植防护林改变局地气候、防风固沙,也很难阻止远距离、高空传输的沙尘。
而气候变化的加剧,让一切都更加不可测,很可能的后果是:日后你我还有更多要戴上口罩再出门的日子。
另一个有点尴尬的现实是,对于中国北方部分地区,春季大风常常带来沙尘,无风则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形成雾霾。
🍇酿造一杯好葡萄酒
尽管中国的现代葡萄酒业历史不长,但这种酒精饮料早已进入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也是如今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特色产业。
葡萄酒风味高度依赖于酿酒葡萄的风味和品质,酿酒葡萄则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光照、气温、降水的细微变化,都会左右酿酒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基于此,酿造的葡萄酒会因不同年份气候条件的好坏,形成不同的品质等级。
在张掖种酿酒葡萄十余年的种植专家也表示,因为当地气候逐年变化,极端天气也时有发生,所以感觉“越来越不会种了”。
这甚至意味着,你最爱的那一款葡萄酒,可能再也无法喝到了。
当最日常的吃吃喝喝之事都被改变,当饮食文化都要被重新定义,我们或许会再次思考气候变化的意义。
今年夏天,绿色和平发布了《文明的温度: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特色产业及文化遗产系统性影响评估》报告,从生态系统、酿酒葡萄种植和石窟文物三个方面,展示气候变化给西北地区带来的挑战。
你也可以直接收听绿色和平与播客《杯弓舌瘾》共同推出的单集《极端天气会如何影响葡萄酒庄园?》。
🌾无法收获的粮食
正如海子的诗所言,“关心粮食和蔬菜”似乎是中国人的本能。
虽然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但在气候变化的语境下,粮食能否正常收获,依然是件惹人担忧的事。
5 月末,河南就出现了历时 6 天的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时间与豫南地区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致使小麦倒伏、发霉,严重影响本地小麦的正常成熟收获,是 10 年来最严重的“烂场雨”。
与往年相比,今年 3 月温度高,导致河南小麦提早半个月成熟,又刚好赶上了这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过程雨量大的降水过程,导致大片麦田难以收获。由“烂场雨”事件揭示的天气与农时不匹配,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的一种体现。
尽管极端天气无法预测,但根据河南长垣县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宋克明的观察,灾害并不是孤立出现的——
由于冬季气温升高,去年本应短暂停留的候鸟在此度过了整个冬天,今年春天本应恼人的杨絮几乎未曾出现,这些都是气候发生变化、彼此间环环相扣的信号。
在宋克明看来,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天热得越来越早,就连我们熟悉的、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二十四节气耕作规律,或许也要作出调整了。
📚纸媒的自救
这件事,你应该还记忆犹新——
受到台风“杜苏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7 月末至 8 月初,京津冀出现强降雨过程,平均累计降水量 175 毫米,局地 600 毫米以上,超过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
暴雨的焦点之一是河北涿州,严重的洪水不仅威胁人们的生活,还让一个“传统”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灾难。
涿州的图书业在洪水中损失惨重,近百家图书企业的仓库和印刷厂被淹,每家库房的损失都以百万乃至千万级别的码洋计。
在如今这个时代,实体书本就艰难求生,这场天灾无疑是雪上加霜。
也正因如此,我们看到整个图书行业更加紧密地凝聚在一起,灾后上架周边,寻求短期自救。
然而,一时的热度过去后,灾后重建的历程才刚刚开始。对图书行业从业者来说,这场灾难虽然不至于是致命打击,但之后的路依然步履维艰。
🏚️消逝中的古迹
随着气候变化,温度和湿度增加,代表人类文明精华的文化古迹,也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相比于已经被投入大量心力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无数中低级别和未定级的文物,面临着更为动荡的命运——
因为文物本身不会说话,所以被发现、被抢救以前就默默消逝掉,是很多文物无法避免的结局。
民间公益组织古村之友判断,全国目前有超过 50%、50 万处以上的文物处于“濒危”状态,气候变化、文物的头号“敌人”暴雨则会让消逝速度加快一倍。
系统修复一处文物需要上百万元的投入,古村之友只能花费两三万元为文物搭一个篷子,“撑一把伞”,保证在暴雨天气下文物能够不塌不漏,为其再争取一二十年,以获得更系统性的保护。
但很难说,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还有多少应当为我们所珍视的古迹,已然消逝于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好消息是,8 月,全国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大足举行,论坛闭幕会发布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保护大足宣言》,以更好地保护石窟文物;11 月起,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开展,以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
🚇城市日常出行
真正威胁到城市日常生活的事,也在今年 9 月发生了——
9 月初,“苏拉”“海葵”两大台风接连过境香港,香港天文台分别发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飓风信号、黑色暴雨信号,后者持续长达 16.5 小时,大幅打破 1999 年生效 6 小时的纪录。
短时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这座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之一城市的日常生活,市民们上班、上学的基本通勤需求严重受阻。
尽管香港政府试图尽早做出通报,但精准预测伴随台风而来的降雨天气究竟会降落在哪里,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于是,自身安全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不得不冒着灾害风险“照常”出行的市民们,在危险发生之时,可以寻求的帮助非常有限,大多数人只能选择自救。
筲箕湾东大街的店主、店员、保安等就连夜组成“通渠小队”,以铁棍搅动堵塞街道上排水口的垃圾、沙石及落叶树枝,持续整夜,直至积水处出现代表着排水畅通的旋涡。
然而暴雨灾害会给城市带来许多“二次灾害”,例如停电、停水、停排污、停煤气、停网络、停ATM、停APP、停电子付款、停交通物流、实体店铺无法销售等,这是城市的脆弱性,气候变化下的极端天气会导致城市瘫痪。
绿色和平香港办公室气候项目主任 Tom Ng 指出,有关单位应该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应对风暴、洪水和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与自然灾害。
当极端天气变得更频繁更猛烈,城市也需要让自身拥有更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骤冷的“暖冬”
12月中旬,强寒潮带来了急剧的降温和强降雪天气。当堆雪人、冒着大雪通勤等与雪相关的内容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时,我们很容易忘记仅仅几天之前,全国大部地区还处于偏暖状态。12 月 8 日,河南郑州甚至达到 27℃,大幅刷新了历史同期的高温记录。
绿色未来的宋克明一直在关注河南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直到 12 月初,小麦还在旺长,叶子不结霜,作物不向下扎根积累养分,这些都是比一场突如其来的“烂场雨”更需要警惕的反常景象。
受寒潮影响,郑州气温在短短一周内下降超过 25℃。这样极端的降温幅度,对于小麦的生长是极大的挑战。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我们早已身处于这样一个时代:“X 年一遇”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容易遇到,“反常”的天气情况也愈发经常地出现。
不只是你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牵涉其中、深受其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过去生活中积累的很多经验与习惯,在当下已经不再适用。在“全球沸腾”的时代下,我们需要一套崭新的、灵活的,也更有力的生存法则。
如果你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那还有什么可多说的呢?唯有行动起来,做出改变吧。
参考①《这个春天,沙尘的背后有什么?》,中国气象报社② 《花粉过敏是“会呼吸的痛”:有第一次,伴随终生》,中国科学报③《与洪共存——中国主要城市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未来情景预测报告》,绿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