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转型金融观察 | “双碳”目标下绿色投融资进展

2023年6月7日

加速推进全球气候目标和中国“双碳”目标亟需加大绿色投融资。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2022年5月,《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支持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支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和支持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

同年,《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碳金融产品》《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发展绿色资本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然而,与亟需加大绿色投融资预期相反,当前绿色投资还存在巨大缺口,亟需通过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和平长期关注中国的绿色经济政策和绿色投融资发展实践。在此背景下,绿色和平开发并上线了“绿色经济追踪平台(Green Finance Monitor)”,以追踪和分析中国绿色经济领域的重要政策实践和绿色投资进展。

本期简报旨在梳理“双碳”目标下当前中国绿色投融资进展,为关注绿色财政、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循环经济等关键领域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人士提供数据服务、政策洞察和研究参考,助力实现气候目标和低碳转型。

绿色经济追踪平台地址:https://green-finance-monitor.greenpeace.org.cn/

相关阅读

12
2025.09

最新报告 | 聚焦渔获物追溯体系建设,助力中国近海渔业可持续转型

报告聚焦近海渔获物从捕捞到上岸阶段的可追溯管理,系统梳理了全球渔获物追溯体系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现状,基于文献对比、专家访谈与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渔港的实地考察,剖析了中国在渔获物追溯体系建设方面的现存基础与主要挑战,并结合对未来趋势的展望,提出了完善中国近海渔获追溯体系的行动建议。

11
2025.09

中国煤电发电量有望在2025年见顶,电力系统迎来历史拐点

中国电力部门有望在2025年迎来“碳达峰”峰值为52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