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刚刚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赢了!

2022年3月4日

当地时间3月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落幕。会上各国代表同意将在2024年前制定建立首个应对塑料污染的全球公约。该公约将具有法律约束力,且涵盖了塑料污染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塑料的设计、生产、处置。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英格·安德森表示,这将是继《巴黎协定》后,最重要的国际多边环境协定。

目前,全球塑料污染严重,海洋尤其是重灾区。据估算,全球每年产生约3亿吨塑料垃圾,相当于世界所有人口的重量总和;每年预计有至少数百万吨塑料流入大海,已对全球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塑料污染也加速了气候变化,有研究估计2019年塑料的生产和焚烧排放了超过8.5亿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

治理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是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五届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之一。3月2日,会议上来自175个联合国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在现场表决通过了决议,同意在2024年前制定全球塑料公约。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也是朝着终结塑料污染的目标迈出的一大步。

然而,结束塑料污染任重道远。各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就协定条款进行谈判,我们必须继续捍卫其潜力,推动强有力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强调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为受到塑料污染影响的公众争取正义。我们必须继续推动世界各国政府落实行动,制定一项强有力的塑料公约。

绿色和平全球塑料项目负责人格雷厄姆·福布斯表示:“今天,在内罗毕汇集的全球领导人听到了世界各地数百万要求结束塑料污染危机的声音。今天的决议清晰地确认了,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化石燃料的提取到处置,都会产生对人类和地球有害的污染。这项决议是一大步,它将继续对石化产业和消费品大品牌施加压力,以减少其塑料足迹,并将其商业模式转变为重复填充和重复使用。在签署、签署和交付一项强有力的全球公约之前,绿色和平和其他民间组织将继续推动建立一个没有塑料污染、空气清洁、气候稳定的世界。

相关阅读

12
2025.09

最新报告 | 聚焦渔获物追溯体系建设,助力中国近海渔业可持续转型

报告聚焦近海渔获物从捕捞到上岸阶段的可追溯管理,系统梳理了全球渔获物追溯体系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现状,基于文献对比、专家访谈与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渔港的实地考察,剖析了中国在渔获物追溯体系建设方面的现存基础与主要挑战,并结合对未来趋势的展望,提出了完善中国近海渔获追溯体系的行动建议。

09
2025.09

报告发布 | 展望“十五五”:电力部门的降碳路径

《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报告发布

08
2025.09

摊牌了,我想当船长! | Dice Con 2025 志愿者手记

我不是狼人,我是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