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能源发展观察 | 实现新目标任重道远,加速转型兼顾绿色复苏

2020年10月28日

《绿色和平能源发展观察月刊》将每月为您梳理国内外能源行业动态和政策进展,分析中国能源行业在海内外发展的风险和机遇。本期为2020年10月刊的内容。

版块一:绿色观察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在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了中国新的气候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全面实现能源和经济领域的深度低碳转型。要实现深度低碳转型,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矛盾。当下,中国风电与光伏的发电量增势迅猛,但同时也对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即如何经济地调用各类灵活性资源以保持电力供需动态平衡、应对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时代,煤电在中长期的能源低碳转型中应如何定位将成为关键。

● 灵活调节电源能力不足:15%的理想状态 v.s 6%的现实瓶颈

虽然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全额保障性收购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等政策使2019年的弃风和弃光现象明显改善,但随着可再生能源出力占比的逐步提高,系统净负荷波动增大,未来单纯依靠火电和抽水蓄能的调节容量和调节能力无法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的灵活性要求。既有电力系统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之间存在不匹配性,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制约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虽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2.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标。但今年5月份国家电网发布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0》显示 [1],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推动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约5775万千瓦,改造完成度仅为“十三五”改造目标的1/4左右。

● 煤电灵活性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

除了改造进度缓慢以外,由于煤电机组自身发电技术的限制,其最低出力水平存在瓶颈。同时,低负荷运转、频繁启停也增加了煤电机组的损耗,降低机组寿命,增加运营成本。煤电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转时也将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造成环境影响。这些负面影响都将使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长远作用受限,甚至会抬高电力系统的总体供电成本,不利于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

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必然要在电力体系中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这就需要控制煤电的装机规模,并随着可再生能源、电网、储能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在电力行业中淘汰煤电。当下,中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严重不足,无法适应未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逐年上升的趋势,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出力。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煤电的灵活性改造技术、成本投入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局限性,继续增加煤电装机将会使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进一步恶化,不利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也不利于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依赖新增煤电填补电力缺口的方法缺乏经济性和科学性。© Lu Guang / Greenpeace

● 煤电产业应为中长期的能源低碳转型需求做出调整

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能力并非只有煤电灵活性改造一条出路。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应该在系统规划层面协调优化“源-网-荷-储”各类型灵活性资源,充分挖掘现有灵活性资源的潜力,包括增加储能设施、提高现有输电通道的利用率,并通过电价引导电力需求侧的负荷特性,实现更好的用户侧灵活性调节和“削峰填谷”效果,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源-网-荷-储”深度互动,保障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高效可靠,提升电网运行水平,从而创建一个有利于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灵活性的电力系统。

“十四五”是决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5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在未来五年,煤电产业应及时做出调整,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装机规模,充分发挥现有存量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潜力。在对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必要的灵活性改造的同时,降低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比例,为未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体系奠定基础,支持中国中长期的能源低碳转型进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绿色复苏对于全球疫情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Maja Bota / Greenpeace

中国此次在联大上不仅雄心勃勃地更新了气候目标,也第一次正式对外提出了“绿色复苏”的概念,凸显了“气候治理”、“疫情后复”等议题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表达了中国寻求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金融行业今年在改革绿色债券标准、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果说今年年中《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吹响了中国金融体系低碳转型的号角,那么上周最新出台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则意味着在转型之路上又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中国金融系统正在两个维度上开启深度转型:一是深刻变革自身政策体系、投融资标准、风险评估体系以及资产配置,为应对气候挑战做好充分准备;二是充分抓住2030、2060气候目标及绿色复苏带来的转型机遇,发挥金融系统的引领性作用,推动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全面转向低碳绿色轨道。

绿色和平期待看到中国出台落实进一步实现新气候目标的具体举措,将提升气候行动的决心落实到更具体的政策和行动中。

版块二:政策进展

● 生态环境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2]

10月21日, 国家生态环境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范围包括减缓适应两个方面。减缓气候变化包括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控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草原及其他碳汇等。适应气候变化包括提高农业、水资源、林业和生态系统、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加强适应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能力等。

《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标准对气候投融资活动的预期引导和倒逼促进作用,加快构建需求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注重实效的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气候投融资标准与绿色金融标准要协调一致,便利标准使用与推广。推动气候投融资标准国际化。同时,在制订气候项目标准时,要以应对气候变化效益为衡量指标,与现有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等相衔接,研究探索通过制订气候项目技术标准、发布重点支持气候项目目录等方式支持气候项目投融资。推动建立气候项目界定的第三方认证体系,鼓励对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第三方认证。

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全球共同应对刻不容缓。© Greenpeace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光伏竞价转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 》[3]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公布光伏竞价转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据统计,光伏竞价转平价上网项目共1229个、装机规模799.89万千瓦。能源局强调,有关项目单位要抓紧做好备案、开工建设等相关工作,除并网消纳受限原因以外,项目须于2021年底前并网。其他要求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0〕588号)有关规定执行。

● 关于《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4] 

10月15日,财政部对今年1月发表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添加补充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此次《通知》明确确定各类项目全生命周期可合理利用的小时数,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合理收到中央财政补贴,正式说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享受的补贴总额度=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补贴标准,其中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项目容量×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按照《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20〕5号),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标准=(可再生能源标杆上网电价(含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的上网电价)-当地燃煤发电上网基准价)/(1+适用增值税率)。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将对补贴项目进行检查,确定项目业主对容量实际申报,以及电网企业应按确定的项目补贴电量和补贴标准兑付补贴资金。

版块三:行业动态

● 中国低碳发展中的“能源革命”:煤电加速退场,非化石能源将成电力系统基础 [5]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整个发电量的32%左右,这一占比到2030年将达45%-50%;2035年后甚至将超过化石能源;到2050年,中国电力系统将以非化石能源为基础,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达到90%左右,接近实现碳中和目标。何建坤提出,中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还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也会相应增长。要实现中国在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新增能源需求必须主要由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来满足。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隽预期,“十四五”时期,中国能源转型将进入增量替代阶段,煤电“踩刹车”,清洁能源“踩油门”。2025至2035年,能源转型将进入存量替代阶段,煤电加速退出,清洁能源和电能将分别成为生产侧和消费侧的第一大能源。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 Simon Lim / Greenpeace

● 生态环境部:中国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配额成交量第二大碳市场 [6]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试点碳市场目前已成长为全球配额成交量规模第二大的碳市场。从2013年陆续启动运行以来,我国7个试点碳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初步统计,目前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1169个自然人参与试点碳市场。截至2020年8月末,7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

● 气候变化或衍生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部门需高度重视 [7]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类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气候变化。他援引经济学人智库(EIU)最近的一项研究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全球或有43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损失。根据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模型研究,贷款给煤电项目目前的违约概率大概为3%,10年后违约率将超过20%。马骏表示“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能源转型导致的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绿金委2020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发言中表示,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并可能通过多个渠道演化为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应该高度关注此类长期风险,加强对相关方法的前瞻性研判,防范环境与气候风险演化为金融机构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  IEA:太阳能将成为史上最便宜的能源[8]

10月13日,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发布了《2020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对2040年的能源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情景预测,包括规定政策情景(STEPS)、延迟经济复苏情景(DRS)、可持续发展情景(SDS)、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2050)。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现在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但可再生能源依然将在20年内实现连续、大幅的增长。其中,在当前规定政策情景的预测情景中,由于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大幅削减(20%-50%),太阳能的国际发电量会比能源署2018年度的预测数值高出43%。能源署表示:“对于利用优质资源的低成本融资项目来说,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是历史上最便宜的电力来源。” 其成本完全低于新建燃煤电厂的水平成本(levelised costs,LCOE),与中国和印度现有燃煤电厂的运营成本属于相同的水平。IEA调查发现,全球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出台各类政策,降低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成本及投资风险。

BNEF: 光伏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 Greenpeace / Jonas Scheu

● 中国能源报:风电再次起飞?[9]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于10月14日发布《风能北京宣言》,保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年均新增风电装机量5000万千瓦以上,到2060年总装机容量至少达到30亿千瓦。风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近期将进入倍增状态。近十年陆上与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也致使其平均发电成本分别下降39%和29%。到2021年,陆上风电将实现平价上网。但能源报表示,平价只是起点,风电价格必须具有竞争力才能实现装机目标。虽然目前装机与降价目标都很明确,但降本将受限于刚性的原材料成本、短期内技术难以颠覆的现状、行业非技术性成本等因素,造成降本难度加大。

此项目已在北京取得临时活动备案

参考资料:

[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0/16/content_5551757.htm

[2] http://jjs.mof.gov.cn/zhengcefagui/202010/t20201015_3604104.htm

[3] http://www.cspplaza.com/article-18791-1.html

[4] http://iigf.cufe.edu.cn/article/content.html?id=2776

[5] http://finance.caixin.com/2020-09-27/101610289.html

[6] https://www.carbonbrief.org/solar-is-now-cheapest-electricity-in-history-confirms-iea

[7] https://mp.weixin.qq.com/s/cR9EX4wstBuNGNBXtUt1Gg

[8] http://www.cpnn.com.cn/zdyw/202005/t20200520_1207929.htm

[9]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010/t20201026_804792.html

相关阅读

06
2024.12

中间地带 x 绿色和平 | 卖空气是一门好生意?

当森林价值可以转化为碳信用价值时,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05
2024.12

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会议回顾

11月28日,绿色和平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在苏州举办“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报告研讨会

25
2024.11

艰难的共识:关于COP29的五个数字 | 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2024年11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于当地时间11月24日凌晨4点,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正式闭幕。经过延时一天的磋商,在最后的全体会议上经过先后两次休会最终得以通过,让历时两周的气候大会落下帷幕。 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在大会闭幕日表示—— COP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