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等等,你也是塑料?!

2020年6月23日

作为B站美食女神小高姐的“云儿女”之一,从事塑料污染防治宣导的我经常会在“妈妈”讲解面团性质的时候想到工作(此处@老板)。

小高姐:发酵面团能牵出好看的面筋丝,但容易回缩不好擀开;烫面毫无伸缩性,却可以大量吸水做得无比柔软……

图片来源:“小高姐的魔法调料”B站视频截图

我的大脑:高密度聚乙烯(HDPE)硬度强,适合做建材;低密度聚乙烯(LDPE)韧性强,适合拉成薄膜,做成塑料袋……

聚乙烯塑料路障 (图 | pixabay)
塑料袋(图 | pixabay)

伪装成其它材料的“变形金刚”

好的,严肃脸。

其实塑料和面粉真的很像啊!就像面粉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面食。

面粉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各地餐桌上的花样面食(图 | pixabay)
面粉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各地餐桌上的花样面食(图 | pixabay)

石油也被做成了五花八门的合成物质,塑料就是其中和我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是变形得最面目全非的一类合成物质。

是的,可以说塑料最擅长的就是伪装成其他材料。

比如你购物车里的人造革奢侈品包包。

有些奢侈品包包也会采用人造革材质(图 | pixabay)

甭管营销做得多天花乱坠,它的本质可能就是帆布外层加喷塑料(为了营造奢侈感,制造商可能会用“人工树脂”之类故弄玄虚的表达,咳咳)。

又或者价格同样美丽的户外产品,比如XX鸟,XX狐,XX象……

这些产品的轻、薄、防水透气的特性,本质上同样是把塑料的性能开发到极致。

塑料污染也藏在我们的衣橱里 © Alex Stoneman / Greenpeace

说完衣物、饰品,再来说说咱们家中的陈设。

比如“塑钢”窗框,其实就是钢骨架搭配PVC表层,换句话说,昂贵的钢材被埋在窗框中间,咱们肉眼能看到的其实是廉价大碗皮实耐操的PVC,它本质上和卫生间下水管是同一个材料。你如果细心一点,还会发现,一些用来罩沙发的人造革(主流人造革除了PVC还有PU),甚至表面印有木纹的地板砖,都是PVC材质。

说到家居产品,业界良心的某北欧品牌在知情权方面还是做得很到位的,一款家具里里外外是些什么材质,都交待得清清楚楚,逛一下他们的“环境和材质”页面,基本上几个小时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塑料常识小达人……

比如,一张床垫的泡沫部分可能是PU(聚氨酯),表面织物则可能是PET纤维(也就是聚酯纤维)。

一张布艺包裹的床垫隐藏的塑料秘密(图 | 图虫网)

总结一下,当你看到合成树脂(比如镜片),人造橡胶,或是聚XX(塑料是高分子聚合物),PP/PE/PU/PET/PVC等一系列P家兄弟,基本上你就可以知道,它们都是塑料这一材料的子类别。

不过,还有一些塑料藏得更深,不留神还真注意不到。比如长得人畜无伤还带着回收符号的咖啡纸杯,你只要想想纸为什么能包得住水,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其实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的技术含量就在里面那层膜,而普通的单面PE淋膜咖啡杯,其实和饮料接触的并不是纸面,而是PE塑料膜,纸外壳只起到支撑的作用而已,是塑料的高阻隔性让它可以装盛液体而不渗漏。

但是呢,藏得越深的隐形塑料,回收环节要想把它们揪出来,也就越难。就拿PE淋膜咖啡杯来说吧,因为纸杯上附着了一层PE膜,得先把它们浸水,让纸塑分离,然后才能把纸和塑料的部分分别处理。对于很多回收厂商来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或是倾斜性定价,花一大笔钱建设一套这样的生产线,只能产出少量的再生塑料,显然不如只做纸类或是塑料回收划算。

咖啡杯不漏水的秘密全在里面那层PE塑料膜的隔离作用。© Fred Dott / Greenpeace

又比如磨砂洗面奶的磨砂颗粒。可能美妆博主的评测并不会提到,有不少产品添加了塑料微珠——说白了,你日日往自己脸上招呼的塑料可能真的不少。而且这类“微塑料”,虽然看着不起眼,对环境的杀伤力却不可小觑:从你的脸上流下的塑料微珠,可以顺着下水道流到大海,被无辜的海鱼吸入;更有甚者,你还可能在海鲜摊位与自己洗掉的洗面奶颗粒重逢哦(不说了我先去吐一会儿)。

好在这一类磨砂颗粒还算容易替代,中国前不久已经明令禁止化妆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塑料微珠,今年12月31日起生效。而最迟到2022年12月31日,这类添加物将在国内日化市场上销声匿迹。

“磨砂”化妆品里的塑料微珠  © Fred Dott / Greenpeace

隐形塑料是如何为环境危机推波助澜的?

其实写到这里,相信聪明的大家已经准备好质问我了,便宜大碗又多才多艺,难道是塑料的错吗?况且把一桶比矿泉水还便宜的石油(此处@原油宝)变成昂贵的高端面料,明明是一件很高科技的事啊!

是,你说的都对,塑料就是一把双刃剑。

廉价、成熟、轻便、耐用、可塑性强、多功能,塑料堪称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换句话说,如果生产过程清洁、环境足迹小(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下文再议),那么作为耐用品的塑料,不管是奢侈品面料、家具、地板还是窗框,这些“隐形”的塑料,都是人类生活中的恩物,是令收入平平的我们得以付出较低价格而享受现代生活的功臣。

但是,我们无法忽视塑料的另一面:也正因为塑料的廉价和耐用,使得人类并没有负责任地用好它。

或许是为了打造现代社会“效率高于一切”的文化,或许是为了利润最大化,和一年祭出七八上十季新衣的快时尚服装相似,塑料产品的定价中并未包含其后端处置的环境和经济社会代价,这使得塑料的价格过分低廉,并且被不计环境后果地随意大肆使用。上文提到的化妆品塑料微珠和淋膜纸杯,就是令到其塑料部分完全不可能或极度难以回收的糟糕产品。就连PVC建材这些看起来加热融化一下就可以再造的粗笨大物,也因为塑化剂含量过高而屡屡被回收厂拒之门外。可以说,长袖善舞、变化多端的塑料,很多在用完、弃置之后,都变成了环境难题。

举目四望,海洋、湖泊、街角、山巅、乡野……其实,塑料垃圾已经无孔不入,尤其是隐形塑料垃圾,并不因为它们身形微小或者形式隐蔽就会离我们很远,成为困扰人类半个多世纪的噩梦。有数据显示,人类自1950年以来生产的塑料只有不到十分之一被回收再利用。亦有研究显示,即使用上最优秀的回收体系,塑料的回收率也不过能达到理论上的53%。

低下的回收率背后,是塑料真实的归宿:它们更多时候被填埋、焚烧,或是干脆成为失控垃圾,流入水体,威胁淡水和海洋生态。如果你的心理承受力够强,可以搜索“抹香鲸+塑料”或是“海龟+塑料”,感受一下塑料袋和听装啤酒提手不可思议的致死力量。

幸存上亿年的海龟却难逃塑料威胁。当微塑料被冲入海洋时,它们很难分解,因此会污染海洋,并毒害海洋生态系统。 © Troy Mayne / Oceanic Imagery Publications

就算你不关心动物或海洋,你也应该知道,塑料垃圾的泛滥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安全:也许最耸人听闻的隐形塑料,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微塑料。远的不说,《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态公报》就显示,被检测到的海滩平均每平方米含有245个微塑料,最高的达到504个。2018年初,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水中发现了微塑料。

而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们也没法乐观,因为中国学者也在诸如丹江口水库等淡水水源地检测出了微塑料。

除了一小部分来自化妆品添加的塑料微珠,绝大多数微塑料正是由生活中的各类塑料制品磨损、分裂而来,诸如化纤衣服产生的微纤维,合成橡胶轮胎摩擦损耗而来的微粒,以及我们丢弃在环境中的各类一次性塑料包装裂解成的碎片。是的,故意被设计成过薄、过轻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很容易在环境中被弄破弄碎,但它们绝不会轻易消失。

更糟糕的是,科学家们还在我们的食物链中检测出了微塑料。例如,有研究显示美国每天有8000亿颗塑料微珠被排放到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中,足以覆盖300个网球场。美国非营利性机构Orb Media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对数十个国家的自来水样本调查研究后发现,83%的自来水都被微塑料污染。而一项同样由Orb Media和纽约州立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发现,93%的瓶装水样品受到塑料微粒污染。

回到大洋此岸,韩国仁川国立大学与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合作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39个不同品牌的食盐中,超过90%的样品被发现含有微塑料,其中含微塑料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亚洲的食盐,而易受塑料垃圾污染的海盐、湖盐的微塑料含量又高于岩盐。而绿色和平香港办公室也在香港市民常吃的乌头鱼、牡蛎和丁香鱼等170种鱼类和海洋生物体内检测出了塑料微珠。

而这是微塑料回溯、反攻人类生活的实锤。至于微塑料的毒理研究结果,目前尚未有定论,恐怕我们还得等待一段时间。

绿色和平在Syddansk Universitet(南丹麦大学)的SDU实验室分析鲱鱼、贻贝和虾中的微塑料化学标记。© Fred Dott / Greenpeace

我们再回到前文搁置的关于塑料生产过程是否可以做到低危害、低环境足迹的话题,来看塑料制品的“前世”。我们已经知道,塑料是石化产品。生产塑料需要耗费大量石油,而石油开采和石化行业向来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仅2019年,塑料的生产和焚烧就向大气中排放了超过8.5亿吨的温室气体,相当于将近200个大中型燃煤电厂的排放量。

塑料的生产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会破坏环境、加剧气候变化。因此,我们应该在源头设计环节就尽量避免使用原生塑料,并且尽量把它们设计为单一材质以及易于拆分,加强塑料制品的易回收性。

例如,无法回收的塑料微珠就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天然磨砂颗粒等材料替代,而难以回收的纸塑咖啡杯,更是完全可以从源头被替换成重复使用的堂食杯以及自带杯。是的,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是把塑料产品设计为可供重复使用的,并且为之搭配一整套重复使用的辅助体系。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先锋概念,有一点年纪的人一定记得,小时候那种喝完必须把瓶子还给小卖部的汽水,好像就是比后来塑料瓶装的要好喝一些。

如何让“隐形”的环境代价变得真正“无形”?

萨尔加索海中收集的微塑料被放置在该海域的地图上作为视觉展示。© Shane Gross / Greenpeace

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塑料?

正如前文所述,答案并不简单。我们需要一场系统性的革命:我们需要严肃对待塑料垃圾泛滥问题,把环境、生态、气候、经济、公共卫生、社会代价通盘考虑,综合计算“丢弃文化”的真实代价。不管是前端的生态设计,后端的分类回收体系建设运维,还是逆向物流、押金返还机制,这些都是系统性扭转丢弃文化、令塑料包装的重复使用成为可能的商业模式,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我们无法在无视、轻视塑料环境代价的前提下真正地用好、用对塑料。要让塑料的环境足迹真正隐形,化其环境代价为真正“无形”,我们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努力。

参考资料:

[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7411P7Qc/?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截屏时间:2020年4月30日

[2] 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http://www.gov.cn/xinwen/2019-11/06/content_5449193.htm

[3] Recycling Is Not Enough, GAIA, https://www.no-burn.org/wp-content/uploads/Recycling-is-Not-Enough-UPDATE.pdf

[4] 《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态公报》, http://hys.mee.gov.cn/dtxx/201905/P020190529532197736567.pdf源头减塑,减少塑料污染

相关阅读

18
2024.04

友好观鸟型人格 | 原来我的MBTI是EFBW!

瞒不住了,大声宣布:观鸟的世界真的好治愈、好欢乐、是被大自然的生命力狠狠拥抱的感觉

16
2024.04

从90后到00后,观鸟何以在年轻人中成为一门显学

我接触到了一群非常年轻的观鸟爱好者,发现这个爱好没我想象中那么小众,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