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关注海洋危机和保护,绿色和平、清华大学主办 环境传播工作坊顺利落幕

2019年8月6日

项目召集人:蔡元慧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资深传播主任

联系方式:cai.yuanhui@greenpeace.org

2019年7月14日-16日,由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华夏能源网协办的“中国环境故事网络” 第二期环境传播工作坊在仲夏的清华校园内开讲。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及今日头条、钛媒体等多家科研机构和互联网媒体的专业人士,以嘉宾身份共同研讨全球塑料危机和国际海洋开放的环境传播策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戴佳副教授、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李雁女士分别致开幕词,绿色和平减塑生活代言人彭楚粤分享了与90后、00后年轻人共同体验减少塑料使用的心得,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NGO组织代表、环境记者共聚一堂,参加了本次为期三天的环境传播工作坊。

第二期环境传播工作坊全员合影

本期工作坊以“海洋危机和保护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为主题,围绕全球塑料污染与治理实践、可持续渔业发展、公海海洋保护区建设、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这四个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演讲和交流;并就中国沿海工业区的水体与大气污染问题,中国渔业报道如何突破“无鱼捕捞” 、“国际纠纷”问题及公海保护问题进行了头脑风暴和圆桌讨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戴佳副教授开幕致辞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戴佳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以绿色和平为代表的环保NGO们,这些年在整个公众热议议题领域当中,有着非常非常突出的作用,表现在不仅对政策的推动,对于官方与民间的冲突消弭、冲突的解决,以及对公众正确环保意识的构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绿色和平携手共探着眼于环保的新闻传播。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李雁女士开幕致辞

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李雁女士在开幕致辞中说到:绿色和平感谢本次活动联名主办方——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中国环境故事网络》项目的通力协作、对绿色和平的鼓励与认可!清华大学是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袖,是绿色和平的重要中方伙伴。今年,绿色和平与清华大学的不同院校展开了多个专业领域的课题合作,共同携手促进积极社会效应与改变。

“中国环境故事网络”是一个公益性能力拓展项目,设立初衷就是通过这个网络,广泛连接奋斗在环保一线的媒体记者和地方NGO,彼此促进、鼓励和协作,让更多人参与到环境议题的洞察分析和叙事传播之中。

李雁女士回忆:“上一次站在新闻学院的讲台上还是今年1月份的第一期环境传播工作坊,主题是针对化学品环境报道的专业能力拓展。两个月后,江苏盐城发生化学品爆炸,许多媒体与NGO同仁用上了工作坊中相互分享的现场调研、信息搜集与研判等技能。

这个沉重的经验使我们更加觉得有一种责任,一定要把每一次交流的机会用好、带来切实助益。因此,更感谢今天齐聚一堂的各位媒体朋友、专家和环保NGO伙伴,将宝贵的时间与信任交给我们。这一次的议题更国际化,既是政策关注的热点、又非常贴近日常生活、更是许多人的心之所向。期望未来三天的共享共创,可以让大家满载而归、帮助各位找到开启议题巨大潜力的钥匙、最终促成生机勃勃的蓝色海洋得到更好的保护。”

绿色和平减塑生活代言人彭楚粤分享心得

绿色和平减塑生活代言人彭楚粤分享心得时说到:跟绿色和平建立第一次合作,就是《舌尖上的塑料》的配音合作,当看到这个视频之后认识到了微塑料对海洋以及我们生活的危害。我可以让更多人知道环保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让它变的很酷很潮。我不希望90后是一个垃圾时代,希望将减塑和环保意识融入我们的行为,变成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现场分组讨论

本期工作坊邀请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戴佳、曾繁旭,今日头条国际频道运营总监孙莹,钛媒体影像总监陈拯,BottleDream首席内容官潘如婧,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中心主任季君晖博士,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有关环境故事传播、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海洋渔业发展、海洋报道方向等主题的精彩分享,与会者积极参与了各项议题的交流和讨论,并作了高效学习和总结。

海洋塑料环境议题工作坊研讨主要内容涵盖

海洋塑料垃圾危机治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走出垃圾围城:从上海模式看国内外垃圾分类

游戏规则由谁改写?禁塑令的国际进程与博弈

从塑料禁令到气候谈判,跨议题海洋传播的新方向

中国近海渔业转型之路:症结、瓶颈与突破

大海捞针:非法捕捞案例背后的远洋渔业全景

公海上的权力游戏?展望公海海洋保护区谈判进程

相关阅读

18
2024.04

友好观鸟型人格 | 原来我的MBTI是EFBW!

瞒不住了,大声宣布:观鸟的世界真的好治愈、好欢乐、是被大自然的生命力狠狠拥抱的感觉

16
2024.04

从90后到00后,观鸟何以在年轻人中成为一门显学

我接触到了一群非常年轻的观鸟爱好者,发现这个爱好没我想象中那么小众,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