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能源投资季刊(2018年第三季度)

2018年11月9日

本期为绿色能源投资季刊第二期,本期刊物中您可以了解:

(一)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最新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
  •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确立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
  •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要求全力做好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工作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将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结果纳入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考核
  • 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

阅读完整版:绿色能源投资季刊(2018年第三季度)

(二)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2018年1-3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境内发行70只,规模达851.1亿元人民币。从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综合来看,绿色金融债仍占据境内绿债市场主导地位,其发行规模占比为45%。公司债、企业债、债务融资工具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占比18%、17%、13%和7%。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境内主体在境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数量快速增长,到2018年第三季度共有10只离岸债券发行,发行规模达104亿美元,中国境内机构在境外绿色债券市场有了很多突破。

阅读完整版:绿色能源投资季刊(2018年第三季度)

(三)绿色金融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

(1)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解决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的方向。自2013年以来,煤炭消费量逐年下降,而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也有显著下降。

煤炭消费量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新能源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

新能源企业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中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外融资需求也快速增长,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相当一部分新能源企业融资困难。

(3)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发展实践

由于新能源项目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技术障碍等因素使得新能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的限制。绿色金融发展以来,新能源企业在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化、绿色保险等方面均进行了尝试,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阅读完整版:绿色能源投资季刊(2018年第三季度)

相关阅读

17
2025.04

当所有车都用电,网约车凭什么保持减碳优势?

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是交通领域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空驶率可能会抵消电动化带来的减碳“福利”。

16
2025.04

“节气的时差”凸显农户气候脆弱性,提升韧性需多元主体参与

绿色和平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节气的时差:多元农户经营主体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策略案例研究》报告。

09
2025.04

聚焦碳足迹:新法规下中国车企如何保持全球竞争力?|零碳交通专家谈②

绿色出海,中国车企应优先思考并协调应对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