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期发布《南极地区微塑料[1]和持久性氟化物调查报告》发现,南极正在被微塑料和有毒有害化学品PFASs(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污染。
为了解南极海域生物多样性和污染情况,绿色和平于2018年初派出一支科考队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采集了水样、雪样和海面拖网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发现:
- 8个海水样品中有7个检测出微塑料纤维
- 9个海面拖网样品中有2个检测出微塑料碎片
- 9个雪样中有7个检测出有毒有害化学品PFASs
今年年初,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海水中发现了微塑料。此次绿色和平科考队采集的雪样包含了新鲜降雪,表明雪中检测出的化学品并非来自本地。这些化学品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产品中,在自然环境中持久存在难以降解,也会对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发育造成影响。
“我们认为南极是一个荒远而原始的地方,但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到磷虾捕捞等等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这些检测结果表明,即使是南极最偏远的栖息地也受到了微塑料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在源头上制止这些污染。”绿色和平南极保护行动组成员Frida Bengtsson说。
事实上,塑料污染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目前,塑料足迹已经遍及南极、北极以及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除了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塑料污染通过水、空气和土壤,悄悄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还在南极看到了各种各样来自水产捕捞业的垃圾,浮标、渔网和防水布漂流于冰块之间,令人沮丧。”Frida Bengtsso说,“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塑料垃圾和化学品进入我们的环境,同时,还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南极海洋保护区[2]来保护我们的海洋和海洋生命。”
注释:
[1]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初生微塑料,如塑料微珠,是由人工直接制造而来。次生微塑料来自于较大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瓶或塑料袋,经长时间破碎而来。塑料纤维也可能来自衣物和纺织品。
[2] 南极海洋保护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像五个德国那么大。该保护区由欧盟提议建立,并将在2018年10月举行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年会会议上进行决议。
报告原文:
相关图片和视频:
https://media.greenpeace.org/collection/27MZIFJXB12XR
媒体联络:
刘文杰,绿色和平传播主任,18611590309,liu.wenjie@greenpe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