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巴黎协定》落锤,化石能源注定成为历史

2015年12月14日

法国巴黎,1212——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全球196个缔约方的一致同意下,《巴黎协定》于12日晚729分在巴黎通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行动的车轮已开始转动,从这一刻起,化石能源将注定成为历史。

在加时一天之后,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终于在万众瞩目中落锤,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祝之声。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库米·奈都(Kumi Naidoo)在会场评论说:“联合国的历史上,并不是总是能够在各个国家之间达成共识,但是今天近两百个国家就一份气候协议达成一致。全人类团结在同一个使命之下,很荣幸能够见证这个时刻”。

《巴黎协定》是一座桥梁,连接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连接旧的气候秩序与新的气候秩序。

《巴黎协定》明确提出了将升温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范围内、并向1.5摄氏度努力,同时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尽快达到峰值、并在本世纪下半叶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这将意味着化石能源的历史最早可能在本世纪中终结。

《巴黎协定》中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依然代表着进步。要实现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愿景,确实充满挑战,《巴黎协定》的达成只是迈出了征途中的一步,以后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巴黎协定》提出了1.5度的目标,但是按照现在各国提出的行动升温恐怕仍将逼近3度。如何补上这个巨大的缺口是眼下最紧迫的问题。

可再生能源作为《巴黎协定》中唯一提及的清洁技术,已经在全球蓬勃发展。《巴黎协定》的达成,可以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关键助力,帮助人类赢得对抗变暖的战役。这场战争尚未胜利。遏制变暖的时机正在流逝,我们需要加快脚步。

绿色和平项目副总监李雁说:“在促成《巴黎协定》的过程中,中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去年11月和今年9月的两个中美气候宣言、11月的中法气候宣言等双边成果,都触碰到谈判中最核心的政治议题并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巴黎气候大会前,中国做出主动、积极的努力,啃了最难啃的骨头,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巴黎找到共识空间搭建起宝贵的桥梁。

这既是中国在气候外交领域领导力的体现,同时也为中国自己气候行动上更进一步创造出新的空间。在气候变化方面迈进的这一大步,也折射出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决心。”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11月,中国的煤炭生产、进口与消费都在下降。实际上煤炭增长停滞的趋势从2014年开始明确,同时可再生能源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并已经开始主导中国新增电力需求的来源,碳排放量不再随经济增长而同步提高。

“即将开始的‘十三五’,是中国迈向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步,借着国际减排共识的东风,中国可以加快前进的步伐。建议“十三五”积极控制煤炭总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利用,并开展全国范围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尝试。五年后,《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国再次确认或更新自己的后2020年国家自主贡献,我们期待中国届时可以拿出比现在更具雄心的2030年目标”。

 

媒体联络:

徐超              绿色和平资深传播主任                     xu.chao@greenpeace.org                186 1407 3326

相关阅读

06
2023.12

绿色和平主办COP28中国角边会 | 助力全球绿色公正转型

12月5日,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等联合主办的 “海外新能源投资与绿色公正转型”主题边会上,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德国联邦外交部国务秘书兼国际气候行动特使詹妮弗·摩根、绿色和平全球气候政策资深专家凯萨·科森恩,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国合会一带一路 […]

01
2023.12

新京报COP28专访:力推低碳转型,中国被期待发挥更强领导力

专访媒体: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专访对象: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 11月30日,号称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开幕。全球盘点、损损机制、甲烷治理、能源转型等议题都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次气候大会召开之际,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连线采访了国际 […]

28
2023.11

COP28迪拜气候大会倒计时:这几个谈判议题是关键

距离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正式开幕只有最后三天。今年以来,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几大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议题上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届COP28的底色。 从本月中美发布的《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来看,面对全球气候危机,中美在能源转型正义、可持续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