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西非渔业资源之殇摘要报告

2015年5月20日

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在西非的违法违规及破坏性捕捞行为,正损害着西非海洋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以中国最大渔业企业——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集团”)为代表, 部分中国远洋渔业企业欺瞒渔船实际总吨位,在西非海域实施大规模的破坏性捕捞。其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捞行为对当地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违法行为,对提倡双赢的中非合作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亟需尽快修改远洋渔业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制止并纠正中国远洋渔业企业在西非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西非各国家也须尽快加强政府管控,强化渔业政策落实,确保其海洋资源开发在环境可持续及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开展,同时采取有效的国内及区域性行动计划,打击遏制当地的IUU捕捞行为。

最新更新版本

相关阅读

22
2025.09

BBNJ协定已达到生效门槛,全球海洋保护即将开启新征程

2025年9月,BBNJ协定正式获得了第60个国家的批准,达到生效门槛。

13
2025.09

会议回顾 | 从渔获物到渔具,共话近海可持续捕捞

2025年8月29日,由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主办、绿色和平支持的“助力近海渔业可持续转型”研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

12
2025.09

最新报告 | 聚焦渔获物追溯体系建设,助力中国近海渔业可持续转型

报告聚焦近海渔获物从捕捞到上岸阶段的可追溯管理,系统梳理了全球渔获物追溯体系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现状,基于文献对比、专家访谈与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渔港的实地考察,剖析了中国在渔获物追溯体系建设方面的现存基础与主要挑战,并结合对未来趋势的展望,提出了完善中国近海渔获追溯体系的行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