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编辑的约稿,希望畅想一下北京的未来。寻思半晌,觉得写得太学术人们不愿意看,但是真像科幻电影一样,反重力空中飞行器立体交通系统什么的,又显得太夸张。现今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雾霾和交通的问题了,而要从根本上治理,必须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案,牵涉到了城市规划、能源供给、人口政策等等各方面的协作。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畅想一下,估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现今的北京,常住人口2100万,每平方公里就有1289人。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20万辆,平均每平方公里停着300多辆汽车。北京全社会用电量大约1000亿度,人均4700度。如此大规模、高消耗的城市,显然无法摆脱“巨型城市”病的困扰。
与此同时,北京又是光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每平米年均发电量可达到1400-1750度。但北京多楼宇、少独栋的建筑特点,很难界定各楼层住户谁有资格享受屋顶的阳光,因此很少有楼宇屋顶或外立墙面得到开发利用。但如果能够攻克这一难关,清洁高效、就近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将大幅缓解北京的能源、交通、雾霾病。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北京,人口还会小范围增加,但城市规划趋于合理,太阳能得到了广泛应用,90%的屋顶和楼宇侧立面铺设了光伏板。而为了避免房屋产权的纠纷,所有光伏板的铺设都由独立第三方运营企业投资建设,所发电力并不归属于任何企业和个人,它将作为一种公有资源直接被全社会共用。
绿色和平建在顺义仓库屋顶的5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而共用的方法也非常具有科技感:在每座楼宇的地下车库中,都停放着同样由第三方运营的公共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楼宇太阳能系统所发电力直接给这些电动车充电,所有市民可以直接刷公交卡取用,异地还车,零手续费,无需维护保养。这是一种全球首创的租赁模式,所有市民都可以申请租赁,按里程收费。
因为所有楼宇都有了智能电力控制系统,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电能需求,因此在地下车库中所有电动车的车载电池,同样也可作为楼宇供电的储能系统。例如这套大数据预测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电动车的行驶电力与为楼宇夜间供电的分配比例。
有了这套智能预测系统,传统火电厂仅仅作为能源调整的后备电力而存在,全社会的能源污染排放大幅减少,雾霾也逐渐消退,澄澈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太阳能发电系统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作。
真正零排放的电动车,安静高效的行驶在汽车及自行车专用道上,人们再没有“拥有一辆汽车”的需求,因此全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减少。加之地面停车位全部移入地下,地面交通畅行无阻。
而如此新型的交通-租赁-能源产业,更为北京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就业岗位。几家不同的运营公司,也已经分别在纽约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新能源行业引领了全球新一轮投资热潮。
——本文作者系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蔡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