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北京畅想

2014年4月14日

接到编辑的约稿,希望畅想一下北京的未来。寻思半晌,觉得写得太学术人们不愿意看,但是真像科幻电影一样,反重力空中飞行器立体交通系统什么的,又显得太夸张。现今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雾霾和交通的问题了,而要从根本上治理,必须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案,牵涉到了城市规划、能源供给、人口政策等等各方面的协作。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畅想一下,估计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现今的北京,常住人口2100万,每平方公里就有1289人。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520万辆,平均每平方公里停着300多辆汽车。北京全社会用电量大约1000亿度,人均4700度。如此大规模、高消耗的城市,显然无法摆脱“巨型城市”病的困扰。

与此同时,北京又是光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每平米年均发电量可达到1400-1750度。但北京多楼宇、少独栋的建筑特点,很难界定各楼层住户谁有资格享受屋顶的阳光,因此很少有楼宇屋顶或外立墙面得到开发利用。但如果能够攻克这一难关,清洁高效、就近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将大幅缓解北京的能源、交通、雾霾病。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北京,人口还会小范围增加,但城市规划趋于合理,太阳能得到了广泛应用,90%的屋顶和楼宇侧立面铺设了光伏板。而为了避免房屋产权的纠纷,所有光伏板的铺设都由独立第三方运营企业投资建设,所发电力并不归属于任何企业和个人,它将作为一种公有资源直接被全社会共用。

绿色和平建在顺义仓库屋顶的5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而共用的方法也非常具有科技感:在每座楼宇的地下车库中,都停放着同样由第三方运营的公共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楼宇太阳能系统所发电力直接给这些电动车充电,所有市民可以直接刷公交卡取用,异地还车,零手续费,无需维护保养。这是一种全球首创的租赁模式,所有市民都可以申请租赁,按里程收费。

因为所有楼宇都有了智能电力控制系统,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未来电能需求,因此在地下车库中所有电动车的车载电池,同样也可作为楼宇供电的储能系统。例如这套大数据预测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电动车的行驶电力与为楼宇夜间供电的分配比例。

有了这套智能预测系统,传统火电厂仅仅作为能源调整的后备电力而存在,全社会的能源污染排放大幅减少,雾霾也逐渐消退,澄澈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太阳能发电系统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作。

真正零排放的电动车,安静高效的行驶在汽车及自行车专用道上,人们再没有“拥有一辆汽车”的需求,因此全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减少。加之地面停车位全部移入地下,地面交通畅行无阻。

而如此新型的交通-租赁-能源产业,更为北京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就业岗位。几家不同的运营公司,也已经分别在纽约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新能源行业引领了全球新一轮投资热潮。

——本文作者系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蔡元卿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