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和平:中国政府救空气决心可嘉 区域煤炭减量还须加大力度

2013年9月12日

解决东部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不应以加剧西北水资源矛盾作为代价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黄玮表示:“从国家层面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这个时间表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上的高度决心。”

《行动计划》在强调末端治理的同时,提出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订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未来五年分别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今早河北省政府也在政府网站上发布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其中争议数月之久的河北省的煤炭减量目标终于尘埃落定——到2017年在2012年的基础上净削减4000万吨。如果算上北京提出的1300万端减量目标和山东的2000万吨减量目标,在环渤海区域已经有7300万吨的燃煤净削减量承诺。“我国空气污染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煤炭消费的过度依赖,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来抑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扩张以及其带来的大气污染,这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黄玮主任说,“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在《行动计划》中,只说要控煤,但并没有真正提出有约束性的煤炭减量目标,只是留给各省自行承诺,这最终可能会令空气质量改善的效力大打折扣。”

三个重点区域中,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目前依旧没有出台具体的煤炭减量目标。另外,早前环渤海区域的内蒙古、山西也在大力减排的控制范围内,但《行动计划》只字未提。“未来几天各省可能集中提出自己的实施细则,我们拭目以待其他省份提积极行动,做到“同呼吸 共奋斗”。“黄玮说。

《行动计划》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除热电联产外将不再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在经济最发达、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开始限制燃煤电厂的扩张,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不过政策中依旧存在漏洞,在这些区域依旧有煤电扩张的可能。” 煤电行业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约占到中国PM2.5排放量的17%。在全中国,仍有558GW的煤电项目将要上马,占到全世界计划新扩张煤电装机的40%。举例来说,广东目前就有22个在建及计划新建的煤电项目[i],这些燃煤项目的上马都会带来长达40年的大气污染排放。”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黄玮说。

另外《行动计划》覆盖的三个重点区域省份2011年的煤炭进口量超过全国煤炭进口量的一半。这些省份提出煤炭消费减量目标、原则上禁止燃煤电厂扩张,无疑将削减中国对进口煤炭的需求,而澳大利亚、印尼和美国的煤炭出口都将受到负面影响。

在实现对煤炭的替代方面,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潜力在《行动计划》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绿色和平的最新研究显示,2012年,全国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总计达到10061亿千瓦时,节省近3.3亿吨标煤。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如果“十二五”风电、光伏装机目标若能实现,就可以实现替代标准煤1025.8万吨,折合原煤1436万吨[ii]。《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快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考虑到煤制天然气对于大量水资源的需求,其可能带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令人担忧。“解决东部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不应以加剧西北水资源矛盾作为代价。”绿色和平项目主任黄玮评论到。



[ii]绿色和平,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谁是绿色能源竞赛领跑者——中国典型省份 可再生能源开发现状分析与排名》/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