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环保风暴”吹不散灰霾污染

2013年5月22日

对京津冀区域的各个城市来说,治理空气污染已经不能“独善其身”。

京津冀区域的工业重镇唐山,因为其今年第一季度堪称恶劣的空气质量成绩单,成为了近期环保部环境整治重拳出击的目标。同样被环保部高调“拉黑”的,还有大型火电集团——华电集团。今年开年以来,随着区域性灰霾持续时间的延长,通过报纸、杂志、微博等各种媒体,公知、官员、民众、记者、公益组织等各方人士对空气质量的担忧和躁动也持续走高。沸沸扬扬的呼吁和期盼是公众抛出的问题,快速密集的排查,黑名单的高调出炉似乎是环保部此番应对使出的第一招。

空气质量排名垫底的唐山市,应对这次环保严查和空气污染治理的反应颇有一些昔日“环保风暴”时期的架势——关停取缔首批199家严重污染企业及落后设备。在唐山市政府的这份通知上,针对污染企业的措辞和手段也是很严厉的,例如“限期整改”,“强制断电”等。

如果我们靠近一些来回顾历史,甚至能发现更多似曾相识的地方。在2007年初的“环保风暴”中,针对唐山市环保部甚至动用了“区域限批”的严格手段。当时的唐山市“积极整改,态度坚决”,“对143家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分别采取了搬迁和改造”,“以限批为契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经验值得各资源工业城市效仿”。五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唐山环境压力倒逼产业结构转型究竟结果如何?从08年中央政府采取扩大内需应对恶化的国际经济形势起,唐山的钢铁、水泥等高耗高污产业就进入了快速复苏甚至增长的轨道。至2012年,唐山市工业用电量雄踞全国第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居河北省之首,钢铁产量比之2007年增长了1.7倍。“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越调越大,大气污染物越“积极整改”排放越增加。唐山这次的“动真格”真的能管用吗?这些措施掐住了污染问题的根本没有呢?

建模地图上,每个大头针代表一个烟囱,每个烟囱都是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触角伸向周边甚至跨省。

唐山市近年的霾锁钢城,河北省邢台、石家庄、廊坊等城市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的长期亮红灯,乃至整个中、东部城市群灰霾污染的扩散都非一日积累之功。污染增长的根源在于在各地快速立起、遍地开花的燃煤烟囱。“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消费增长近44%,对燃煤电厂的铁腕脱硫被证明是按下了葫芦起来瓢。钢铁、水泥等工业“十一五”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几乎“裸奔”,单一针对二氧化硫的治理忽略了细颗粒物的另一前体物——氮氧化物,激增的燃煤带来的后果十分明显——氮氧化物排放量剧增以及更加复杂的复合型污染。更雪上加霜的是,环保部今年的排查又揪出一批光领脱硫补贴不做治理、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电厂、钢铁等企业!

而严打式的“环保风暴”在我国的环保史上也不是第一次了。在2007年,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更是在当时的“风暴”如火如荼时就指出,“  每一次,“风暴”其实都是跟在突发事件和被动形势后面的“亡羊补牢”;每一次,“风暴”都未能如愿变成常规性制度固定下来;每一次,“风暴”能改变的都远远不如人们期待的多,“环保风暴”没有出路。”

这样看来,从方式上,未成制度化的“环保风暴”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环保风暴”吹不散笼罩在唐山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灰霾,更不应该成为各地方环保部门应对民众集中爆发的环境担忧的首选应对手段。从行动上,恐怕单纯的“掐电”,“限期整改”,甚至一次性大手笔罚款之类“一年查一次,一次管一年”的休克疗法是治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

对于直接承担环境质量压力的省市环保局而言,监管的失察需要改进,但更重要的是正本清源,从源头上就减少污染。形成系统化的环境管理,以实际环境容量为考量标准的项目环评,吸纳公众对企业进行排污监督,排污信息的公开,以及更常规性的环保筛查、监督才是一个地方环保部门应该,也是能够采取的措施。

而站在地方环保部门之后的省市政府,更应该要明白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煤炭消费才是空气污染治理的对症药,用理智的头脑来引导要快速发展的原始冲动,重拳出击压缩部分产能过剩的高耗能行业,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的能源替代方案,才能真正实现蓝天碧水的“美丽中国”的愿景。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黄玮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