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要治理空气,也要有预警机制

2013年4月26日

作为一个每天开车出门的都市上班族,我一直尽量避免让自己过多曝露在空气里,但实际效果看来并不明显。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权威机构去公布每天的空气质量,同时,也应该有一个更便捷的渠道将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就像天气预报一般,让每个人知道这些信息。另外,政府也应该提出一个相对应的预警机制给大家,让我们知道在怎样的一个数值下,应该减少户外活动!

 

PM2.5个体暴露测试结果

(时间:2013年1月13日至1月18日)

 

一、PM2.5  与重金属个体日均暴露浓度检测结果

监测日期

PM2.5个体暴露浓度

微克/立方米

PM2.5官方监测浓度

微克/立方米

纳克/立方米

纳克/立方米

纳克/立方米

平均值

105.21

138.12

14.29

254.12

3.24

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砷、铅、镉的标准为年均值)

75

75

6

500

5

相当于国家标准的

240%

240%

50%

65%

 

二、滤膜对比照

图注:杜彤浩 2013年1月13日至1月18日的滤膜

 

三、分析

  • 志愿者在五天的检测过程中大多数时间在室内(或车内)活动,然而检测结果显示他的PM2.5个体暴露浓度仍大于官方监测浓度,这意味着“少出门”并不能真正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
  • 砷暴露值于高于国家年均标准的年均值两倍还多。砷是国际肿瘤机构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可引起肺癌。
  • 此检测结果明显,现有官方提供空气质量指数,并没有将PM2.5的对具体个体的潜在健康危害向公众解释清楚,而公众需要更多这样的信息来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阅读更多空气检测中的重金属故事,请回到专题首页

相关阅读

19
2025.05

气候”人从众”|来第二届鸭先知文化节「共创」气候行动未来式

第二届鸭先知文化节将于2025年6月6 - 8日在杭州余杭青山村举办,由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主办。活动设工作坊、展览等,聚焦气候行动多面性,邀各界人士共探气候解决方案,扫码可报名。

10
2025.05

可持续食农领域如何帮助农户应对气候变化?

在绿色和平的《节气的时差》研究报告发布会上,来自大理的民俗文化观察家、来自广州的可持续农产品消费者、来自北京的生态农业倡导者们聚在一起,提出了她们眼中,可持续食农领域帮助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与方法。

09
2025.05

哪些传统农业智慧与新技术,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在我们的传统农业智慧宝库中,还有哪些技巧可以拿来复用?在现代科技手段中,又有哪些惊喜值得发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