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双重风险下的中国转基因水稻研究》报告

2013年4月24日

粮食安全一直都是中国政府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据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介绍,2030 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 2 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 7 亿吨以上,单产需增加 40%以上。由于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能依靠转基因技术保障未来 16 亿人口的粮食安全。2008 年,中国批准了总金额高达 200 多亿人民币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资金,旨在发展本国的转基因技术,突破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及发达国家的“科技要挟”,保障国家粮食主权和粮食安全。然而,跨国生物技术巨头无限期的专利控制和科研监管体系的漏洞,却令中国的转基因水稻科研面临双重风险。

绿色和平于2012年对中国转基因水稻科研面临的风险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调查,包括对中国转基因水稻(包括抗鳞翅目害虫的克螟稻)研发涉及的国外专利调查,以及对八个省市市场上出售食品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转基因技术专利被国外生物技术公司控制且无限期延长,中国的转基因水稻无法实现知识产权的独立,也就是说,一旦中国开始商业化种植受国外专利控制的转基因作物,国家的粮食主权将面临潜在风险。另外由于国家对涉及转基因技术 的科研单位监管不力,操作规程控制松懈,转基因水稻在一些省份的非法种植和流通的情况仍然存在。转基因水稻突破监管释放入环境,不仅对非转基因水稻等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基因污染, 还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失去选择权,暴露于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中。此外,转基因水稻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已经给中国的粮食出口造成困境;而这种情况一旦扩大,就有可能涉嫌侵犯国外专利,甚至引起法律诉讼。

绿色和平《双重风险下的中国转基因水稻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