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PM2.5现形记:心系祖国的加拿大移民 王柯

2012年12月31日

PM2.5个体暴露测试时间:2012年12月16日至12月21日

测试期间PM2.5个体暴露平均浓度:132.95微克/立方米

同期官方大气监测平均浓度:135.66微克/立方米

 

左一为12月20日至21日王柯的20小时PM2.5个体暴露检测滤膜,右一为空白滤膜

 

好空气留住好人才

王柯,从小在河南长大的他,在2006年移民至加拿大后,因对祖国的热爱与认同于2011年回到中国。学生时代开始,王珂因为参与登山社而累积了许多野外求生的经验,并促使热心公益的他从个人兴趣走向更专业化的救援……从国内721水灾开始,王柯便积极从事紧急救援行动,前阵子缅甸的震灾,王柯与他参与的壹基金救援联盟更成了唯一一支在禁区的外国救援组织。

过去几年在加拿大工作与生活的经验,让王柯深刻感受那里无健康负担的良好环境质量,然而记忆中家乡优美的国画山水,又一次次唤回王柯对家乡的使命…在攀爬五次珠峰、慑服于壮丽山川,却也亲自见证脚下冰川一次又一次消融场景的他,怀着将美好事物存留在中国的想望,成了我们空气质量测试的志愿者,希望借着检测的结果来提醒政府应加快治理空气的脚步。

“过去听人说回国后受空气污染影响的说法都觉得矫情,没想到自己从加拿大回国后,还真的经历了嗓子变哑的情形,这才觉得过去那些嗓子变哑、呼吸道不顺畅的说法是真的。”王柯回忆着刚回国的情景。面对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王柯说他最担心的其实是年幼的孩子与年长的父母,“我自己对环境质量的敏感度相对不高,毕竟平时都在锻炼,体能相对一般人来得好,但孩子与父母相对都是体能较虚弱的人,平时带孩子去儿童医院,便知道越来越多孩子都有呼吸道方面的困扰。”

王柯正从办公室看着窗外景色,分享他如何从相关地地标能见度来判别当日的空气质量状况

 

提起孩子的教育与健康问题,王柯说中国与加拿大,犹如天秤的两端,一边,是广褒深厚的中华文化,另一边,则是加拿大良好的生活环境;“选择孩子成长的环境总是个权衡的过程,虽然这里的生活环境让人担忧,但希望孩子能在最重要的养成阶段里习得中华文化的基底,等孩子长到初中后,再让他们至加拿大念书”,受限于空气质量的关系,热爱户外活动的他,多半让孩子待在家中,并选择在长假时,带着孩子到加拿大走走,让孩子认识自然应有的风貌。

王柯与其他事业有成的人们一样,拥有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才华与资源,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中国的心,却也常感于个人力量的有限,最后选择远走他乡。能如何打造一个留住人才的好环境,对走在发展关键的中国来说,相信是一个需尽速面对及处理的问题! 

阅读更多《PM2.5现形记》故事,和报名参与免费检测,请回到专题首页

相关阅读

22
2024.08

媒体观察 | 关于能源转型我们都在聊什么?

如何让多元利益相关方深刻理解中国能源转型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让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触达更广泛的人群,如何让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如何让这一宏大复杂的议题被更多人理解并引发共鸣……为解答这一系列问题,绿色和平跟踪并梳理了2023年至2024年4月关于能源转型的中文媒体报道,以全面了解能源转型议题在中文媒体中的呈现。

21
2024.08

最新数据 | 2024上半年煤电核准“步伐”放缓

2024年上半年,全国总核准煤电装机约1034.2万千瓦,比2023年上半年同比减少约79.5%,煤电核准呈现“踩下急刹车”的趋势。不过,今年新审批的煤电项目仍以不利于煤电发挥支撑性功能的大型机组为主,并主要来自安徽(200万千瓦)、江西(200万千瓦)、新疆(132万千瓦)等11个省份。

19
2024.08

解锁能源转型报道的新视角 | 媒体工作坊回顾

8月13日,绿色和平携手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了“2024年,能源转型的故事还能怎么讲”媒体工作坊,与来自产业、学术、媒体的嘉宾学者一起探索能源转型议题报道的边界和维度,以下是本次工作坊一些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