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潮流·污流》

2012年11月20日

 

2012年4月期间,绿色和平在全球29个国家(地区)采购了141件服装样品。所有的样品均在各品牌的专卖店和品牌授权销售其产品的商店购买。根据衣服上的标签所显示的信息,141件样品分别在18个不同的国家生产,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有25件样品无法确认其生产国,这也反映出纺织业的生产并不像其应有的那样透明)。上述141件服装的种类包含男装、女装、童装,款式包括牛仔、裤子、T恤、连衣裙和内衣等,服装的面料既有人造纤维也有天然纤维。其中31个样品上有塑料溶胶印刷,对于这些样品的塑料溶胶印刷部分进行了邻苯二甲酸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检测。

除了上述检测之外,我们针对其中一些样品还进行了全谱扫描的定性检测(chemical screening), 并发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工业化学品,其中五种被归为“有毒”或“对水生生物具有高毒性”。不过定性检测并不能确定这些化学品在服装中的浓度。

此次调查的品牌包括一些快时尚品牌。为了迎合顾客的需求,快时尚品牌会不断缩短生产及销售周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推出紧随时代潮流的服饰。为此,快时尚品牌会不断向其供应商施压以缩短工期,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迫使”供应商做出对于环境和劳工方面[i]不负责任的行为。

全世界每年大约生产800亿件服装[ii],相当于地球上的每个人每年11件服装。越来越多的服装被制造、销售、丢弃,使得服装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的健康成本和环境成本也越来越大。即便服装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看起来很少量,长期累积起来也终会造成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扩散。


[i]乐施会(2004),<Trading away our rights: women working in global supply chains>, Oxfam International 2004, http://www.offsetwarehouse.com/data/files/resources/taor.pdf, 2012年9月4日访问

[ii] Siegle, Lucy (2011). To Die For: is Fashion Wearing out the World? Fourth Estate

 

《潮流·污流——全球时尚品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文字版PDF下载

《潮流·污流——全球时尚品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报告PDF下载

相关阅读

27
2024.12

全球塑料公约难产背后:各国立场“一厘米都没动”?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本文作者姚喆,为绿色和平全球策略顾问。 如果对主席建议案文做一个关键词检索,不难发现各国在谈判中最大的关切:“经济”出现了38次,“资金”有27次,远远超过“健康”的13次。塑料公约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是各国决定谈判立场的重要考量。 “高雄心联盟”指责“务实派”逃避关键问题,是塑 […]

28
2024.11

原来保护环境的行动,还可以这样“飞”!

打开脑洞,保护环境的灵感就有可能成为可触摸、可复制、可进入日常生活的行动